正文 第27章 做人成功的良好交際習慣(3)(1 / 3)

有一天清晨,我在訓練的途中,忽然聽見身後傳來狼的叫聲,開始是零星的幾聲,似乎還很遙遠,但很快就急促起來,而且就在我的身後。我知道有一隻狼盯上我了,我甚至不敢回頭,沒命地跑著。我那天訓練的成績好極了。後來教練問我原困,我說我聽見了狠的叫聲。教練意味深長地說,原來不是你不行,而是你的身後缺少了一隻狼。後來我才知道,那天清晨根本就沒有狼,我聽見的狼叫,是教練裝出來的。從那以後,每次訓練時,我都想象著身後有一隻狼,成績突飛猛進。今天,當我參加這場比賽時,我依然想象我的身後有一隻狼。所以我成功了。”

這個故事說明,有時候將我們送上領獎台的,不是我們的朋友,而恰恰是我們的敵人。因為沒有對手,人就會甘於平庸,養成惰性,最終導致碌碌無為。

在這個世界上,你總會不可避免地介入競爭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對手站在我們麵前,這時誰也不敢說每次都會雙贏,更多的時候是要分出個勝負。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雙方起碼讓對方少受一些傷,或者不受傷。這是在目前競爭狀態下我們可以接受的一個結果。競爭不是你死我活的鬥爭,而是自己活,也讓別人活。

一位搏擊高手參加錦標賽,本以為穩操勝券,一定可以奪得冠軍。出乎意料的是,在最後的決賽中,他遇到了一個實力相當的對手,雙方竭盡全力出招攻擊。當對打到了中途,搏擊高手意識到,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方招式中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夠突破自己防守中的漏洞。

比賽的結果可想而知。搏擊高手慘敗在對方手下,也失去了冠軍的獎杯。

他憤憤不平地找到自己的師父,一把一式地將對方和他搏擊的過程,再次演練給師父看,並請求師父幫他找出對方把式中的破綻。他決心根據這些破綻,苦練出足以攻克對方的新招,決心在下次比賽時打倒對方,奪回冠軍的獎杯。

師父笑而不語,在地上畫了一條線,要他在不能擦掉這條線的情況下,設法讓這條線變短。搏擊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麼會有像師父所說的辦法,能使地上的線變短呢?最後,他無可奈何地放棄了思考,轉向師父請教。

師父在原先那道線的旁邊,又畫了一道更長的線。兩者相比較,原先的那道線,看來變得短了許多。師父開口道:“奪得冠軍的關鍵,不僅僅在於如何攻擊對方的弱點,正如地上的長短線一樣,隻有你自己變得更強,對方就如原先的那條線一樣,也就在相比之下變得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強,才是你需要苦練的根本。”

在奪取成功的過路上,在奪取冠軍的道路上,有無數的坎坷、障礙需要他們去跨越、去征服。而要奪取勝利一般有兩條路:一條路是側重攻擊對手的薄弱環節,正如故事中的那位搏擊高手,欲找出對方破綻,給予致命的一擊,用最直接、最稅利的技術或技巧,快速解決問題;另一條路是全麵增強自身實力,就是故事中那位師父所提供的方法,更注重在人格上、在知識上、在智慧上、在實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長,變得更加成熟,變得更加強大,使許多問題不攻自破,迎刃而解。

多從別人的角度想問題

人隻能活一輩子,如果我們希望自己活得了無遺憾,不給心靈留下隱患,那麼,你幹什麼事都應該從別人的角度想一想,當自己的利益與別人發生衝突時,先照顧別人。一個人的付出是不會落空的,最起碼你會得到別人的欣賞和崇敬。同樣是文人,為什麼有的人生前那麼顯赫,死後卻各受非議,而有些人生前職位並不顯赫,死後卻總是被人懷念,這實際上就是無愧於人生的精神效應和偉大的人格魅力。正如歌德所說:“擁有一顆天使般心靈的人,遠比擁有一張天使般臉蛋的人美麗得多。”法國一位哲學家則說:“要是我想樹敵,我隻要表現得處處比他強,處處都壓著他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想同別人交朋友,你就一定要讓你的朋友超過你。”所以,與他人相處時,一定要謙虛地對待你周圍的人,鼓勵和認真傾聽他人談他們的成就,而不要不斷地重複自己的那些功績。每個人都有相同的追求,都希望別人重視自己,希望別人關心自己,自己少說一點,把優越感讓給他人,這實際上對你有益無害。

另一方麵,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生衝突,也許整個事情完全是他人的錯,但你這時也應保持鎮定,不要衝動,多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問題。

指責與爭吵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而你卻可能會因此失去一個好的合作夥伴。做一個寬容的人,考慮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苦衷,這樣才會在任何情況下都有好的人際關係,獲得他人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