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在外麵的產業不過是空間裏的幾十分之一,必要的時候棄車保帥也是個辦法。不過林家那些下人卻不能由著賈家人安排。
畢竟以賈家人的尿性,將人交給他們絕對是作孽呢。可惜賈家人就不這樣想。
於是黛玉在和賈家這邊的有心人打了幾個回合後,隻保留了林家老宅和一個畝數並不大的莊子。其他的產業都舍棄了。哦不,是委托給賈家幫忙照管了。
這兩處又各留了幾個林家舊仆,其他的人便都給了遣散銀子,放還了身契。當然,也有不願意離開,非要入府侍候黛玉的。
那樣的人,黛玉一個都沒見,而是直接叫了京城的人伢子免費打包送他們離開了。
誰也沒想到黛玉會這麼做,就連楠笙都在聽黛玉說起時詫異的瞪大了眼睛。不過轉念又想到黛玉年少時也是跟著賈敏學過管家的,管家和馭下之術自是學過的。
這一招既免除了自己的後患,也給留下的人和賈家的人一個震懾,讓人知道兔子急了也能呲牙咬人...也挺好的。
黛玉在閨閣之中處置這些人和事時,頗有一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的即視感。楠笙呆在空間裏,最大的樂趣就是聽黛玉轉播她和榮國府這邊的太太奶奶們如何交手的。
人們都是欺軟怕硬,以及趨吉避禍的。楠笙留下的那些產業,雖然看起來並不多,可卻沒人敢染指,任由黛玉處置。可林家的產業,哪怕黛玉還好生生的活在當下,那些人也開始蠢蠢欲動,壓製不住心底的貪婪。
尤其是人窮誌短這種恒古不變的定律一直壓在賈家人頭上時。
好在早年清溫這個假道姑還在京城的時候,給鳳姐兒留了話,說黛玉是她家的貴人。所以在黛玉的事情上,鳳姐兒雖然大部分時候都在袖手旁觀,但卻沒真的落井下石。不然有鳳姐兒參戰的榮國府,黛玉再怎麼聰慧,也必定要吃大虧呢。
這若是原著中的黛玉,怕是早就在這種人和事上吃了大虧,然後自哀自怨,傷心敏感的折騰自己的身子骨了。可惜這一世的黛玉,此時最大的愛好竟然是烹飪。
將不會照顧自己的表姐楠笙喂成年豬......
賈家開銷大,進帳少,時日一長,入不敷出是必然的。朝黛玉那點蚊子腿一樣的家產下手並不能滿足賈家人的胃口。於是他們就將視線重新對上了豐年好大雪的薛家。
薛蟠最近一直很消極,做什麼事情都沒興致不說,竟然連吃東西他都覺得索然無味起來。
在黛玉一點一點胖起來的時候,薛蟠是真的在慢慢的消瘦。
不說薛蟠原本就對楠笙起的愛慕心思,就說人的劣根性,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惦記。所以此地薛蟠對楠笙的思念已經達到了一個頂點。
此時賈家在提出薛賈聯姻,就有些個不合時宜了。
薛蟠不同意迎娶賈家姑娘,更不同意寶釵嫁進榮國府,於是在王夫人來薛家遊說了兩回後,薛蟠一改之前模樣,不管母妹如何不滿,直接吩咐人收拾行囊搬進了從賴家買來的小觀園裏。
本來是可以搬到薛家老宅的,不過想到不顧母妹意願強行搬家,以及妹妹住慣了風景極好的大觀園,為了補償和賠罪,這才決定直接搬到小觀園去的。好在搬家後,住的舒心,再加上事以成定局,再抱怨生氣也無濟於事,薛姨媽和寶釵到是漸漸的接受了事實。
其實楠笙消失後,越岩也找過薛蟠。
在越岩看來憨憨也是老大不小的年紀了,不管怎麼樣,明年出了國孝都應該將親事辦了。
因記得早前憨憨曾經說過榮國府二姑娘迎春很符合他娶婦的要求,越岩這才決定先問問憨憨的意思。若他願意娶二姑娘,就將二姑娘留給他。若不願意,明兒出了國孝就將這個軟脾氣的姑娘指給他侄子。
薛蟠會拒絕,是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的事情。越岩心裏咒罵楠笙這個妖女拖累自家兄弟的同時,也在心裏納悶著為啥就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一點線索都沒有呢。
那個正在籌建的山莊,他已經派人混上去仔仔細細的搜查了一回。然後不管是喬家還是林家的產業,他也派人認認真真的盯著排查......真像鍋蓋上的水,瞬間就蒸發的無影無蹤。
薛蟠莫名的堅信楠笙還會回來,所以死活不換人。別說越岩了,就是薛姨媽都無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