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罷,不滿的望了王贍一眼,道:“賢弟,這慕容總管得罪不得。”那真定府知府、通判,亦是連連嗔怪,王贍眼見著城頭已經吱吱呀呀的放下吊籃,亦不反駁,隻是心裏冷笑,退到一邊。
未多時,吊籃便吊了兩個人上來,王贍在一旁望著那先前說話的趙甫在幾個士兵的護衛下朝著這邊走來,心中不由一愣——這個趙甫,他看得卻是有幾分眼熟,王贍不由自主的上前幾步,定睛看了一會,猛然間想起,慌忙欠身長揖一禮,道:“方才王某不知城下竟是姚將軍,多有得罪。”
荊嶽等人都是一怔,王贍連忙又解釋道:“荊兄、諸公,這位不是旁人,乃是姚太尉之子,橫山蕃軍中大名鼎鼎的姚振威!”
荊嶽望望王贍:“賢弟,你會不會認錯?”
“愚弟在紹聖五年,曾至朱仙鎮受訓,碰巧姚振威亦在同期,雖然沒有多少交往,但豈會連人都認錯?”
那姚雄萬萬料不到會被人識破身份,端的是十分尷尬——他倒是知道武騎軍有個王贍,但兩年前在朱仙鎮時,二人卻是從未打過交道,他印象中根本沒有這個人,哪裏會想到這一處。這時既被認出,隻得抱拳笑道:“奉慕帥之命前來打前站,不得不掩人耳目,非是有意隱瞞,還望毋怪為是。”
“哪裏,哪裏!”荊嶽那裏顧得這多,又驚又喜,上前數步,高興的問道:“果真是慕容總管來了麼?”
姚雄笑道:“如假包換。”
“好!好!”荊嶽忙不迭的說道:“快,快,開城門!準備迎慕容總管進城!”渾沒有留意到,姚雄那轉瞬即逝的皺眉。
左軍行營都總管慕容謙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在七月一日當晚抵達真定府,是遠在阜城的仁多保忠與唐康們所無法預料的。按照計劃,慕容謙是應當率領他的橫山蕃軍先到大名府集結,然後再前往真定府,但誰也沒想到,慕容謙在半路上接到他的左軍行營都總管之任命,便毅然改變行軍路線——因為涉及到沿途州郡的補給供應問題,他讓他的右軍一萬步軍,仍然按原定路線行軍,由護軍虞候率領,前往大名,而自己與副都指揮使兼左軍都指揮使姚雄則統率左軍——也就是五千蕃騎,晝夜兼程,直奔真定府。
無論是樞密院還是宣撫使司,都不曾認為有這種必要,因為他們都判斷鎮、定一帶並非主戰場,慕容謙雖然被任命為左軍行營都總管,但在樞府與宣撫使司的計算中,他能否盡快到任,並非急務,相反,他們想的是讓橫山蕃軍先到大名,到時候再根據局勢之變化隨機應變——所謂的“左軍行營都總管司”,不見得是要坐鎮真定府指揮,也可以從大名府北上,與王厚齊頭並進……
但慕容謙有他自己的判斷。他並不能未卜先知,預料到段子介的兵敗,但他卻也因此在關鍵的時刻,出現在了真定府。
他的出現,讓因為段子介兵敗而惶惶不可終日的真定府文武官員暫且安下心來,度過了一個安穩的夜晚,但是,這個時間並不長,當紹聖七年七月二日的太陽在真定府的天空升起之時,許多人一覺醒來,睜開眼睛,便已經意識到了另外的一個麻煩。
跟隨慕容謙前來的,是姚雄!
而姚雄的父親與兄弟,此刻正被圍困於深州城中。
原本應該被鎮、定之兵牽製的蕭阿魯帶大軍,也許已經順利南下與韓寶會師!
想來姚雄如若聽到這個消息,絕不會太愉快。
因為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這個問題,所以,當大清早荊嶽前往驛館拜見慕容謙,卻“順道”來到王贍府上時,王贍馬上猜到了他這位主將的來意。
“荊兄,隻怕咱們的安穩日子算是到頭了……”王贍開門見山的打破了荊嶽的幻想。
“這是如何說?”荊嶽聽到王贍這麼說,不覺憂形於色,不斷的搓著手,“前幾天才接到消息,唐康、李浩在苦河邊與韓寶苦戰一日,死傷慘重,被迫退回衡水,那可是驍勝軍、環州義勇!難不成咱們真的要去深州打仗?陽信侯的雲騎軍,在束城僥幸贏得一陣,卻折了一個營。段子介那廝不自量力更不用說,便是仁多保忠、郭元度率著神射軍來,結果又如何,聽說也沒有過黃河……”
他一麵說,一麵望著王贍,“賢弟你足智多謀,一定得想個法子才成。咱們武騎軍算啥?比得過驍勝軍麼?比得過神射軍麼?環州義勇不是說西軍精銳麼?便是比雲騎軍,隻怕也要差些。這以弱擊強,以寡敵眾,哪裏會有好下場?段子介的下場,咱們都見著了。咱們的長處在守城,契丹的長處在野戰,依托堅城,以己之不可勝,待敵之可勝,才是正道。這偏要以短攻長,萬不得己,也要等著諸路之兵大聚……”
“荊兄與愚弟說這些,亦是無用。”王贍隻能苦笑著安撫荊嶽,“父親兄弟皆在圍城中,姚家大郎焉能坐視不救?”
“那咱們也不能陪著他去送死。他橫山蕃軍不是西軍精銳麼?當年這些蕃人幫著西夏打仗,可也是威震西陲的。他有本事帶著他的橫山蕃軍去救他老爹。”荊嶽直是氣急敗壞,口不擇言,過了一會才說道:“再如何說,左軍行營都總管不是他姚雄。隻要能說服慕容總管……”
“這絕非易事。”王贍搖著頭,“咱們走一步看一步吧。荊兄,愚弟有一句肺腑之言……”
“賢弟隻管說來,咱們何分彼此?”
“依愚弟之見,便是有千不甘萬不願,荊兄亦莫要觸這個黴頭。先別提深州這事,這慕容總管追不追究咱們不救段子介,還未可知。這姓段的可是天子跟前的紅人。反正咱們是聽命於真定府的,到時候,荊兄還當明哲保身,將這些責任,全部推給那些文官,隻說咱們兄弟也是想與契丹大戰的,隻是上官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