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1 / 3)

這又是火藥時代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攻城術。

唐康不難猜到韓寶想做什麼。一旦遼軍在深州城牆上成功的鑿出幾個大洞來,再在洞裏裝滿震天雷或者火藥桶,點燃之後,深州的城牆便會被徹底炸塌。這一招不是韓寶的獨創,宋軍當年在攻打蘭州之時,便已經用過,隻不過,當時宋軍是耐心的挖地道,而韓寶則更加的簡單粗暴——如果你擁有足夠的能力壓製城牆上的守軍,你的確是可以采用更加簡單但也更加迅捷的辦法。

但唐康無暇感慨遼軍在攻城方麵的迅速進步——當韓寶一開始圍攻深州的時候,唐康敢打賭他是絕對不曾想過尖頭木驢的這種用法的,但現在他們會了,據哨探的報告,他們甚至還學會了利用風向,在深州城外燃起濃煙,用煙霧來遮蔽守軍的視野,同時熏得他們在城牆上難以立足。對於唐康來說,他隻是深刻的感受到威脅,當遼軍開始學會有效的攻城方式之時,深州城離陷落便越來越近了。

而另一方麵,守衛河間樂壽縣的,除了幾百名教閱廂軍外,再無一兵一卒,樂壽知縣便率領著這些廂軍與百姓纓城自守,淪陷亦不過是遲早之事。雖然樂壽縣在軍事上意義不大,但仍可部分抵消神射軍北進北望鎮的影響。

在六月三十日,唐康與李浩召集麾下的將領召開了一次會議,討論驍勝軍與環州義勇的進止。除了北邊岌岌可危的深州城外,驍勝軍與環州義勇還麵臨一個潛在的威脅——當地的官員在他們退回衡水之後,便開始來試探詢問他們打算會在衡水呆多久。驍勝軍與環州義勇自帶的補給馬上就要用完,以衡水縣的財力來說,供養這兩隻騎軍個把月或許不成問題,但是地方官員也有自己的考慮,他們不可能傾縣之力來供養這兩支軍隊。對衡水縣來說,最好是唐康與李浩分兵,留下必要的軍隊保衛衡水,其餘的人馬則不妨回冀州的治所信都縣就糧。尤其是上次血戰之後出現的傷兵,衡水縣借口缺醫少藥,急不可耐的希望唐康將這些人送到信都縣去。

這些問題本是早應該考慮周全的。這也是仁多保忠為何要將自己的部隊分散駐紮的原因,在沒有長期經營準備的情況下,即使在自己的國土作戰,也必須要考慮到地方的承受能力,否則就不可能避免要造成地方的反彈。既便你的任務的確很重要,也沒有理由就認為別人一定要為你犧牲讓步。

但唐康缺乏經驗,他與李浩又都過高的估計自己的戰鬥力,此時便不免陷入一種窘境中。

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單獨再次渡過苦河增援深州,但又不甘心坐視深州的陷落,更不願意南撤一部分人馬回信都。

三十日的會議上,驍勝、環州義勇眾將,無一人願意再次增援深州,眾人紛紛主張在衡水就地征募一些勇壯,補充兵力。除非是神射軍願意北上,眾將才願意再次渡過苦河,協助牽製遼軍。

這又是火藥時代出現的一種全新的攻城術。

唐康不難猜到韓寶想做什麼。一旦遼軍在深州城牆上成功的鑿出幾個大洞來,再在洞裏裝滿震天雷或者火藥桶,點燃之後,深州的城牆便會被徹底炸塌。這一招不是韓寶的獨創,宋軍當年在攻打蘭州之時,便已經用過,隻不過,當時宋軍是耐心的挖地道,而韓寶則更加的簡單粗暴——如果你擁有足夠的能力壓製城牆上的守軍,你的確是可以采用更加簡單但也更加迅捷的辦法。

但唐康無暇感慨遼軍在攻城方麵的迅速進步——當韓寶一開始圍攻深州的時候,唐康敢打賭他是絕對不曾想過尖頭木驢的這種用法的,但現在他們會了,據哨探的報告,他們甚至還學會了利用風向,在深州城外燃起濃煙,用煙霧來遮蔽守軍的視野,同時熏得他們在城牆上難以立足。對於唐康來說,他隻是深刻的感受到威脅,當遼軍開始學會有效的攻城方式之時,深州城離陷落便越來越近了。

而另一方麵,守衛河間樂壽縣的,除了幾百名教閱廂軍外,再無一兵一卒,樂壽知縣便率領著這些廂軍與百姓纓城自守,淪陷亦不過是遲早之事。雖然樂壽縣在軍事上意義不大,但仍可部分抵消神射軍北進北望鎮的影響。

在六月三十日,唐康與李浩召集麾下的將領召開了一次會議,討論驍勝軍與環州義勇的進止。除了北邊岌岌可危的深州城外,驍勝軍與環州義勇還麵臨一個潛在的威脅——當地的官員在他們退回衡水之後,便開始來試探詢問他們打算會在衡水呆多久。驍勝軍與環州義勇自帶的補給馬上就要用完,以衡水縣的財力來說,供養這兩隻騎軍個把月或許不成問題,但是地方官員也有自己的考慮,他們不可能傾縣之力來供養這兩支軍隊。對衡水縣來說,最好是唐康與李浩分兵,留下必要的軍隊保衛衡水,其餘的人馬則不妨回冀州的治所信都縣就糧。尤其是上次血戰之後出現的傷兵,衡水縣借口缺醫少藥,急不可耐的希望唐康將這些人送到信都縣去。

這些問題本是早應該考慮周全的。這也是仁多保忠為何要將自己的部隊分散駐紮的原因,在沒有長期經營準備的情況下,即使在自己的國土作戰,也必須要考慮到地方的承受能力,否則就不可能避免要造成地方的反彈。既便你的任務的確很重要,也沒有理由就認為別人一定要為你犧牲讓步。

但唐康缺乏經驗,他與李浩又都過高的估計自己的戰鬥力,此時便不免陷入一種窘境中。

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單獨再次渡過苦河增援深州,但又不甘心坐視深州的陷落,更不願意南撤一部分人馬回信都。

三十日的會議上,驍勝、環州義勇眾將,無一人願意再次增援深州,眾人紛紛主張在衡水就地征募一些勇壯,補充兵力。除非是神射軍願意北上,眾將才願意再次渡過苦河,協助牽製遼軍。

尤其對於驍勝軍諸將來說,他們是絕不願意自己在這邊苦戰,而神射軍卻在武邑隔岸觀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