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1 / 3)

石越聽到此言,想到自己之前在心裏一直單純的認為免役法擾民,甚至想過要聯合舊黨狙擊此法,心裏不由一陣慚愧。長歎道:“非純父,他人不能為我言此。”旋又想起蘇軾本來反對免役法,可是到了杭州後就慢慢沒有聽到他反對的聲音了,而韓琦在河北,則對免役法恨之入骨,其中原由,他終於算是完全明白。

潘照臨聽到這裏,見司馬夢求如此通達上下情弊,也有點自歎不如。

司馬夢求繼續說道:“又如保甲、保馬二法,推行皆在黃河以北,黃河以南,對此二法聞所未聞,更無害可言。而青苗法推行得當之處,百姓頗得其利。南方百姓所苦的,反倒是農田水利法。”

這話說出來,眾人皆是大吃一驚。“這怎麼可能?”陳良一句話,問出大家的心聲。

“怎麼不可能?地方官吏為了邀功,亂開溝渠,胡修亂造,虛報數字。逼迫百姓向朝廷借錢,雖然利息甚低,卻始終是要還的。何況江浙兩淮,要修水利,就應當統一規劃,才能見其利。各縣亂修一氣,又有何用處?”

這話問得陳良啞口無言。石越點了點頭,說道:“這件事朝廷已經知道了,會派專員去兩浙兩淮督修水利。”

司馬夢求又繼續說道:“石大人改良青苗法,雖然是善法,情弊減少許多,但也並非全無弊端。一則如非大縣,一縣隻有一個錢莊,而錢莊春季借出,秋季收回,若非富戶豪室,斷無這許多本金。而富戶豪室也有不良之人,寧可錢莊開不成,自己偷偷放高利貸。要抑製這種情況,一是靠地方官員的幹材,一麵打擊高利貸,一麵讓縣中富戶聯合出資辦錢莊;二是由外地請來大商大販興辦錢莊,讓本地的富戶無利可圖。這種事情,在富裕的地方或施行良好,在窮困之處,卻全靠地方官的能力。僅僅靠著青苗錢收息那一點微利,如何能打動富商?何況越是窮的地方,借錢出去風險越高。其二則是那些極度貧困的農民,錢莊並不願意借錢,官府亦不能強迫。而合作社的推廣,又並不理想,結果最窮的人,依然還要去借高利貸。所以改良青苗法,如果攤上一個好的地方官,則一切都好,若是地方官平庸無材,那麼隻能說聊勝於無。”

石越默然良久,才說道:“南方已是如此,北方隻怕更加複雜。”

不料司馬夢求卻笑道:“那卻未必。”

“為何?北方可是比南方更窮。”

“北方雖窮,但北方也有有利之處。一是北方人情淳樸,欠錢不還之事要少,風險自然小得多;二是青苗錢利息低,北方三等戶以下,都願意借,甚至客戶也願意借,借的人比南方要多,利潤反比南方高;三是因為錢莊收息多少,始終是考核地方官政績的重要一條,地方官員也很主動的把那些富戶召集起來,合夥開錢莊。而地方官為了從錢莊中多收息當成自己的政績,又會允許這些錢莊借錢給商人謀利,從中抽取稅金,當做青苗稅錢交納。所以北方實際上並不比南方執行困難。錢莊自開辦以來,借錢給商人為本,然後謀利,這種事情地不分南北,各處都有。依學生看來,亦是有利有弊,其利則是錢莊利潤變大,商人願意開設,有利於青苗法之推廣;其弊是學生擔心這些錢莊本金有限,最後反而沒有錢借出做青苗錢——這種事情在某些地方已經發生,地方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錢莊則隻要有利可圖便可,青苗法因此名存實亡,生產需要資金的農民還是不得不去借高利貸,改良青苗法之所以朝野一片平靜,玄機便在於此。不過以學生所見,這樣的事情現在還隻是少數地方的現象。”

石越聽到此言,想到自己之前在心裏一直單純的認為免役法擾民,甚至想過要聯合舊黨狙擊此法,心裏不由一陣慚愧。長歎道:“非純父,他人不能為我言此。”旋又想起蘇軾本來反對免役法,可是到了杭州後就慢慢沒有聽到他反對的聲音了,而韓琦在河北,則對免役法恨之入骨,其中原由,他終於算是完全明白。

潘照臨聽到這裏,見司馬夢求如此通達上下情弊,也有點自歎不如。

司馬夢求繼續說道:“又如保甲、保馬二法,推行皆在黃河以北,黃河以南,對此二法聞所未聞,更無害可言。而青苗法推行得當之處,百姓頗得其利。南方百姓所苦的,反倒是農田水利法。”

這話說出來,眾人皆是大吃一驚。“這怎麼可能?”陳良一句話,問出大家的心聲。

“怎麼不可能?地方官吏為了邀功,亂開溝渠,胡修亂造,虛報數字。逼迫百姓向朝廷借錢,雖然利息甚低,卻始終是要還的。何況江浙兩淮,要修水利,就應當統一規劃,才能見其利。各縣亂修一氣,又有何用處?”

這話問得陳良啞口無言。石越點了點頭,說道:“這件事朝廷已經知道了,會派專員去兩浙兩淮督修水利。”

司馬夢求又繼續說道:“石大人改良青苗法,雖然是善法,情弊減少許多,但也並非全無弊端。一則如非大縣,一縣隻有一個錢莊,而錢莊春季借出,秋季收回,若非富戶豪室,斷無這許多本金。而富戶豪室也有不良之人,寧可錢莊開不成,自己偷偷放高利貸。要抑製這種情況,一是靠地方官員的幹材,一麵打擊高利貸,一麵讓縣中富戶聯合出資辦錢莊;二是由外地請來大商大販興辦錢莊,讓本地的富戶無利可圖。這種事情,在富裕的地方或施行良好,在窮困之處,卻全靠地方官的能力。僅僅靠著青苗錢收息那一點微利,如何能打動富商?何況越是窮的地方,借錢出去風險越高。其二則是那些極度貧困的農民,錢莊並不願意借錢,官府亦不能強迫。而合作社的推廣,又並不理想,結果最窮的人,依然還要去借高利貸。所以改良青苗法,如果攤上一個好的地方官,則一切都好,若是地方官平庸無材,那麼隻能說聊勝於無。”

石越默然良久,才說道:“南方已是如此,北方隻怕更加複雜。”

不料司馬夢求卻笑道:“那卻未必。”

“為何?北方可是比南方更窮。”

“北方雖窮,但北方也有有利之處。一是北方人情淳樸,欠錢不還之事要少,風險自然小得多;二是青苗錢利息低,北方三等戶以下,都願意借,甚至客戶也願意借,借的人比南方要多,利潤反比南方高;三是因為錢莊收息多少,始終是考核地方官政績的重要一條,地方官員也很主動的把那些富戶召集起來,合夥開錢莊。而地方官為了從錢莊中多收息當成自己的政績,又會允許這些錢莊借錢給商人謀利,從中抽取稅金,當做青苗稅錢交納。所以北方實際上並不比南方執行困難。錢莊自開辦以來,借錢給商人為本,然後謀利,這種事情地不分南北,各處都有。依學生看來,亦是有利有弊,其利則是錢莊利潤變大,商人願意開設,有利於青苗法之推廣;其弊是學生擔心這些錢莊本金有限,最後反而沒有錢借出做青苗錢——這種事情在某些地方已經發生,地方官員為了自己的政績,對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錢莊則隻要有利可圖便可,青苗法因此名存實亡,生產需要資金的農民還是不得不去借高利貸,改良青苗法之所以朝野一片平靜,玄機便在於此。不過以學生所見,這樣的事情現在還隻是少數地方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