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新聞工作者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新聞工作者“要提高業務能力,勤學習、多鍛煉,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人才”,對新聞工作者在新形勢下應當具有的職業素養提出了新要求。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融合發展成為全球性趨勢,新聞采編方式、傳播渠道、產品形態等發生了深刻變化。隻有成為全媒型新聞工作者,既掌握宣傳內容和傳播藝術,又通曉傳播手段和信息技術,才能把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化技術應用於日常新聞輿論工作,借助微博、微信、微視頻等新興傳播渠道引導輿論;才能適應新興媒體即時傳播、海量傳播、互動傳播的特點,更加重視首創、首發、首播,充分挖掘和整合信息資源,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信息需求。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使輿論生態發生巨大變化。在今天這個“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傳播者”的時代,碎片化信息鋪天蓋地,泥沙俱下、真假難辨,傳統的不求其精隻求其廣的“雜家型”新聞記者的聲音很容易被淹沒其中。隻有專家型的新聞工作者,才能綜合運用各方麵知識精準把握熱點問題,深入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全麵準確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使受眾對主流媒體的聲音心悅誠服,在輿論引導中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

麵對時代的呼喚,我們必須加快培養全媒型、專家型新聞工作者。各級新聞宣傳部門要把新聞工作者知識技能轉型升級作為重要任務,廣泛開展全員轉型培訓,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培養記者的能力和本領;要調整采編結構、重構采編流程,在實踐中培養全媒型、專家型記者。要積極探索融合發展中的人才激勵機製,為全媒型、專家型記者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環境。新聞院校要適應媒體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調整教育內容、轉換教育方法,抓緊培養采訪、寫作、編輯、播音等多元知識與技能複合於一身的全媒體人才,培養具有全媒體傳播理念、知識與技能,同時掌握經濟、政治、文化、科技、法律等各方麵知識的專家型人才。新聞工作者要把樹立遠大工作誌向與腳踏實地做好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強化互聯網思維,掌握多學科知識,勇於在跨媒體平台鍛煉,爭取成為合格的全媒型、專家型新聞工作者。

(三)勇於改進創新,不斷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宣傳是否善於創新,是否能夠做到常做常新,是其發展壯大、保持強大生命力的關鍵。”新聞工作者要與時俱進,改進創新,使新聞輿論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要改進形勢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主題宣傳等,讓群眾愛聽愛看、產生共鳴,充分發揮正麵宣傳鼓舞人、激勵人的作用。要不斷探索更加豐富多元的行文風格和內容展現形式,增強對有著不同閱讀偏好、閱讀習慣的不同學曆、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群體的吸引力,通過引導優勢放大內容優勢。要順應互聯網發展大勢,勇於創新、勇於變革,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完善運行體製機製,打通並用好同群眾信息交流的渠道。要堅持問題導向,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製、機製,牢牢掌握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主動權。要集中精力加快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推動融合發展、把握好時度效、增強國際話語權,使改進創新的各項重點工作早出成果、早見成效。

(二)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