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進入林波波河穀
林波波河(Lirrlpop river)是南非與津巴布韋的北方邊界,綿延南非北部約100公裏。
從史前時代開始,便有銅礦埋藏在林波波河穀裏。此外,南非十分獨特的球莖狀的非洲木棉也生長在這片河穀裏。
文達人有一個神話傳說是這樣的:木神馬布達一時興起,就把非洲木棉種反了,頭下腳上,因此非洲木棉的根便暴露在地麵上。當然,這主要是非洲木棉球莖狀般的樹枝和細長的末端給人留下這般印象。不過,這些球莖狀植物所扮演的角色卻相當重要,這不是光看其怪異外形所能想像到的。它們生長在非洲炎熱的半幹燥地區,大部分生長在象河(ifants
river)以北,奇怪的外形能把大量水份貯存在多纖維的木頭裏。
逢幹旱時期,動物靠咀嚼非洲木棉的葉子得以喘一口氣,尤其是大象。
每逢春天,由於水源不斷,非洲木棉總是枝葉扶疏,對動物和昆蟲來說,不僅是避暑納涼的地點,也是食物的來源。柔軟而孤立的樹幹是挖洞作巢的鬏和犀鳥等鳥類理想的住處。等這些鳥搬走後,這些巢穴又常成為蜜蜂的蜂巢或蛇及晰蜴的避難所,因此。每一株非洲術棉總是擠滿了來來往往的住戶。
一到春天,非洲木棉懸垂的大白花所散發出的甜甜香氣吸引來食果蝙蝠,這些蝙蝠在各個花朵間采集花蜜時,也替植物達到傳授花粉的作用。蛋形的果實裏滿是種籽,種籽嵌在白色的“酒石英”果肉裏,猴子、狒狒、人類都相當喜愛這果肉。果肉富含維他命C,味道酸甜而清涼,可製成可口菜肴,也可生吃。
林波波河穀的居民把這片土地的肥沃富饒歸功於這些水果。
因此,文達人的岩壁石畫常描繪女人與非洲木棉果。非洲木棉可以活三到四千年。火燒般的炎熱天氣、動物和鳥類不斷鐾洞、不斷咀嚼,在它們身上留下深深的疤痕。多纖維的組織治愈了這些傷口,然而老樹還是經常樹幹中空,不成樹形。即使如此,老樹在生態上的影響力還是相當重大的。中空的老非洲木棉樹形成天然水槽,有時貯存的水量高達5000公升。清甜的淡水在過去因此挽救了許多口渴族人的生命。
8月10日的中午時分,赤日炎炎,在林波渡河穀的一株碩大的球莖狀非洲木棉樹下。
口渴難耐的齊天天和昆塔被一條鐵鏈拴在這株球莖狀非洲木棉樹根部。
這條長長的鐵鏈,一頭拴住齊天天的右腳,一頭拴住昆塔的左腳,鐵鏈中部的一條帶鎖的小鐵鏈則拴住了這株球莖狀非洲木棉的根部。
同時拴在這株球莖狀非洲木棉樹上的還有一頭大象。
這頭4歲的小公象脖子上係了水牛皮的係繩,背上則馱了兩個大大的岡比亞藤編的藤筐。另外還有兩頭大象係在另外兩株碩大的球莖狀非洲木棉樹上,
三個文達王國象奴,皆一頭小辮子,似一隻隻碩大的蜘蛛,盤居頭頂,腿兒四仰八叉地包住了他們那圓圓的,炮彈似的大腦袋
三個象奴除了腰裹斑馬皮,上身皆穿了明黃色的麻布坎肩,裸露出瘦而結實的黑黝黝的脖子。
三個象奴皆在右耳掛了一個大而圓的黃金耳環,讓人一望而知,他們是文達王國皇家象奴。
此刻,三個文達王國皇家象奴和那個頭上同樣盤了蜘蛛似的8條小辮子的曾自稱名叫“14天”的黑胖子古埃圍坐在一堆篝火旁,
這堆簧火有足夠多的幹樹枝,篝火一會兒就燃得很旺,,
黑胖子古埃和三個象奴將獵得的一種叫朱鷺的鳥兒拔毛剖膛燒烤。不一會兒,這些鮮美的朱鷺鳥就烤得金黃滴油,一股肉香就飄逸開來。“哈,一手、二手、三手,這麼鮮美的烤鷺鳥,大家吃起來。”
黑胖子古埃撕下一塊鳥腿,就狼吞虎咽地啃嚼起來。
一手、二手和三手是三個皇家象奴的名字。“古埃大哥,要不要給蒙迪姆和四手老弟留幾隻烤鷺鳥?”象奴一手說。“哈,一手,你真是個笨蛋,林波波河穀有得是朱鷺鳥,隨時可以打幾隻,我們把這些烤鳥肉都吃光,等一下蒙迪姆和四手把那個白人小男孩用大象馱過來,就叫他們自己打幾隻烤來吃吧。”黑胖子古埃舉起一個木杯說,“非州木棉貯存的淡水就是清甜,來,大家喝起來……”
“古埃大哥,要不要給那個中國男孩和祖魯族男孩喝點清水?”象奴二手說。“哈,二手,再有一天,他倆就會和隨後到來的那個白種男孩一起被文達姆比拉王子殿下擺上祭壇……哈哈哈,反正再有一天就要被殺死了,就算不喝水,再有一、二天也死不了……”黑胖子古埃端起木杯,喝了一大口甘甜的清水。“啊呀,古埃大哥,你快看,真是神了,那頭小公象邦邦竟然用象鼻吸水喂他們……”象奴三手吃驚地大叫了起來。
小公象“邦邦”用長鼻子伸到球莖狀非洲木棉中空的天然水槽裏,先吸飽了清甜的淡水,自己喝了個夠。然後似乎很憐憫這兩個在它背上的藤筐裏乘坐了好幾天的小男孩。公象“邦邦”似乎知道這兩個男孩子已渴到了極至。小公象“邦邦”就吸了一長鼻子的水,分別朝齊天天和昆塔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