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 / 3)

——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力量。毛澤東同誌曾經指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製度,發端於南昌起義,奠基於三灣改編,定型於古田會議,是人民軍隊完全區別於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千千萬萬革命將士矢誌不渝聽黨話、跟黨走,在挫折中愈加奮起,在困苦中勇往直前,鑄就了拖不垮、打不爛、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鋼鐵雄師。在風雨如磐的漫長革命道路上,我軍將士講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隻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忠誠,造就了人民軍隊對黨的赤膽忠心,造就了人民軍隊和人民的魚水情意,造就了人民軍隊為黨和人民衝鋒陷陣的堅定意誌。

曆史告訴我們,黨指揮槍是保持人民軍隊本質和宗旨的根本保障,這是我們黨在血與火的鬥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的真理。有了中國共產黨,有了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人民軍隊前進就有方向、有力量。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牢牢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把這一條當作人民軍隊永遠不能變的軍魂、永遠不能丟的命根子,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誌為意誌。

——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理想信念的偉大力量。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人民軍隊的精神支柱。鄧小平同誌曾經指出:“為什麼我們過去能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奮鬥出來,戰勝千難萬險使革命勝利呢?就是因為我們有理想,有馬克思主義信念,有共產主義信念。”從艱苦卓絕的井岡山鬥爭到千難萬險的長征路,從硝煙彌漫的抗日戰爭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戰爭,從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領土完整的英勇鬥爭到搶險救災、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頑強拚搏,從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的無私奉獻到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的實際行動,崇高理想信念的燈塔指引人民軍隊一路向前。

曆史告訴我們,革命理想高於天,人民軍隊之所以能夠攻堅克難、戰無不勝、發展壯大,關鍵是人民軍隊有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有崇高理想信念,有為理想信念而英勇獻身的崇高追求。崇高理想信念是人民軍隊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是全軍將士心中熊熊燃燒的火炬。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矢誌不渝堅持崇高理想信念,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敢於為崇高理想信念而奮不顧身奮鬥。

——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改革創新的偉大力量。人民軍隊成長發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創新史。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創立一整套建軍原則製度,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精兵簡政,解放戰爭時期組建五大野戰軍,新中國成立後多次調整體製編製,人民軍隊邊戰邊改,邊建邊改,愈改愈強。從紅軍時期的“十六字訣”,到抗日戰爭時期的“持久戰”,從解放戰爭時期的“十大軍事原則”,到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的“零敲牛皮糖”,再到新中國成立後軍事戰略方針的不斷調整,人民軍隊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從實踐中探索規律,在世界軍事史上書寫了戰爭指導藝術不斷創新的生動篇章。

曆史告訴我們,改革創新、與時俱進,是人民軍隊不斷發展的康莊大道,人民軍隊的力量來自改革創新,人民軍隊的勝利來自改革創新。隻有不斷改革創新,才能不斷獲得發展進步的生機活力,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勇於改革、善於創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永不僵化、永不停滯。

——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戰鬥精神的偉大力量。敢於鬥爭、敢於勝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軍隊血性膽魄的生動寫照。“狼牙山五壯士”、“白刃格鬥英雄連”、“劉老莊連”、董存瑞、邱少雲、黃繼光等無數英雄群體和革命先烈,用生命詮釋了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麵對氣焰囂張的強大敵人,人民軍隊曾經發出了“三個不相信”的英雄宣言:在革命戰士麵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英勇頑強,視死如歸,血戰到底,人民軍隊用大無畏的氣概贏得了黨的信任、人民讚譽,也贏得了世界尊敬。

曆史告訴我們,戰爭不僅是物質的較量,更是精神的比拚。沒有頑強的意誌,沒有敢於犧牲的品質,再好的武器裝備也不能保證勝利。一代一代革命軍人正是靠著向死而生的英勇決絕,形成了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偉大氣概。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大力弘揚敢打必勝的精神品質,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保持革命英雄主義的昂揚鬥誌。

——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革命紀律的偉大力量。人民軍隊素以紀律嚴明著稱於世,自創建之日起就把革命的堅定性、政治的自覺性、紀律的嚴肅性結合起來,統一意誌、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千軍萬馬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攻如猛虎、守如泰山。正是由於有了建立在高度政治覺悟基礎上的革命紀律,將士們哪怕凍餓交加,也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哪怕烈火焚身,也巋然不動,直至付出生命;哪怕身陷絕境,也堅守戰位,慷慨赴死。人民軍隊始終是高度團結統一的戰鬥集體,始終保持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曆史告訴我們,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一支軍隊的力量,不僅要看其人數,不僅要看其武器裝備,還要看其紀律性。一支沒有紀律的軍隊,隻能是烏合之眾。前進道路上,人民軍隊必須用鐵的紀律凝聚鐵的意誌、錘煉鐵的作風、鍛造鐵的隊伍,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向前進。

——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軍民團結的偉大力量。人民軍隊始終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完全徹底為人民奮鬥,哪裏有敵人,哪裏有危難,哪裏就有人民子弟兵。誰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誰放在心上。“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後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後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這首戰爭年代廣為傳唱的民謠,就是軍民團結如一人的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