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6章 節儉是一種美德(1 / 1)

節儉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一直提倡並保持下來的傳統美德,影響著所有中國人的行為,兩千多年前的《左傳》中就有“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的論述。

節儉是指對勞動成果和物質財富的珍惜和愛護,大仲馬說:“節約是窮人的財富,富人的智慧。”還是一句話說得好,“節約本身就是一個大財源”。範仲淹當宰相後,仍睡木板床,鋪舊棉被,用舊瓷器,吃家常飯,一次他生病,皇帝前去探視,看他太清苦,特賞。給他一套精美的睡具和器皿,他沒有用,皇帝問他為什麼,他說:“我身為宰相,俸祿很多,我一鋪床,下麵的官員就會效仿,朝廷風氣會變壞”。皇帝聽後誇他:“真宰相”。

對於生活富足的人,基本的物質並不是他們要追求的,他們所追求的是時尚的生活;而對於那些生活艱苦的人,能夠解決溫飽問題已經是他們最大的滿足了。節儉是一種美德,古今中外的傑出人士莫不提倡,簡樸的生活讓人遠離物欲的侵擾,過一種更為純粹的生活。

節儉也表現在不浪費資源,比如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水,現在有些人不注意節約,隨便浪費,水龍頭擰不緊,一滴一滴往下滴,但他們沒有想過,就是那幾滴水,可以使那些缺水地區的人們用上許多天。節儉也表現在不浪費糧食,說到這我想起了一首婦孺皆知的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節儉與否和貧富並無直接的聯係。也許,窮時節儉是不得已的,隻為度過困難,但富時節儉是主動的,是對自己一種有意識的磨練,是一種“居安思危”的好作風。節儉的生活不僅有利於家業興旺,還有助於培養人的道德情操。

生活節儉的人往往有著積極的人生,他們明白手中的一切來之不易,明白太大的花園也能變得野草青青,如果你是一個窮奢極欲的人節儉能讓人對人生保持清醒的認識。如果不是上帝的恩賜,你哪裏會有今天的一切!

因此,節儉不僅是向自己的奮鬥致敬,更是向給予自己機會的上帝感恩。節儉是一種優秀的品德,磨煉我們的意誌,使我們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