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放棄時要放棄(1 / 1)

該放棄時要放棄

在印度的熱帶叢林中,當地人用一種很奇特的方式去捕捉猴子:在一個固定的小木盒裏放上一些猴子喜歡吃的堅果,在盒子上方開一個小口,猴子的前爪剛好可以伸進去。猴子一旦伸爪去抓盒子裏的堅果,不鬆開爪子是無法脫身的,但猴子的天性就是不願意放棄已經到手的東西,所以它會一直抓住堅果。這樣一來,獵人就會有足夠的時間抓住它。

放棄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所需要的是冷靜和勇氣。學會適時放棄還需要極大的智慧,而不應像猴子那樣被眼前的一點點誘惑所迷惑,以致失去了自由。

放棄並不是改變誌向、放棄追求,恰恰是因為有了更好的、更合適的追求才會明智地選擇放棄。明明知道不適合自己又或是明知道沒有希望,卻仍然苦苦地堅持,這不僅沒有任何意義,還會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甚至對我們的身心造成傷害,所以該放棄的時候就放棄吧。

不懂得放棄的人是很辛苦的,因為他們很有可能會背負沉重的壓力,長時間被痛苦所困擾,還會失去更好、更多的機會。其實一條路走不通,那選另一條路就好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放棄其實是一種跨越,不放棄就沒有辦法吐故納新,就無法擺脫心靈的桎梏。在適當的時候放棄,我們的人生才能更美好。

比如,放棄對權力的追逐,我們會得到寧靜與淡泊,就像陶淵明一樣;放棄對金錢無止境的追求,所得到的是安心和快樂,就像那些慈善家一樣。一個什麼都不願意放棄的人,通常會失去更為珍貴的東西。所以適時放棄吧,背著包袱走路很累,隻有放下一些包袱才能更好地前進。

此外,隻有懂得放棄才能更順利地贏得成功。每個人的能力有限,如果我們什麼都想做,那隻能什麼都做不好。所以隻有放棄那些自己不怎麼擅長的事情,專注於擅長的事情,我們才會更容易獲得成功。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說我也知道有些東西該放棄了,可心裏就是放不下,所以心裏非常矛盾糾結。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找到放不下的根源,看看自己是不是對某件東西看得太重了。其實任何東西都不是屬於自己的,不管是人還是物,我們隻是暫時擁有他們而已,如果緣分盡了,就算我們不想放棄,也還是會失去他們,所以不要太過執著。

有些事情我們放不下是因為曾經帶給我們很多美好的回憶,所以我們才會念念不忘,不舍得放下。可是如果現在他們帶給我們的是痛苦與煩惱,那我們還有必要一直堅持不放下嗎?

還有些人或事物我們放不下,是因為我們看不到他們帶給我們的危害,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水溫漸漸地升高,而青蛙毫無察覺,等到它察覺到了危害已經太晚了。如果我們能一眼就看到有些人或事物帶給我們的危害,我們還會放不下嗎?所以在遇到一個人或一件事時一定要認真觀察、仔細思考,看看他們究竟是否會對我們造成危害,如果是,那就請果斷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