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是魔鬼
張蓧是某醫院神經外科的護士,上周她因為和病人家屬吵架,影響了醫院的聲譽而被開除了。整件事情是這樣的:那天,一位病人做完腦部手術後,家人非常擔心,就想找護士問問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當時正好是張蓧值班,可她又困又累,心情很不好,所以病人家屬提問的時候她有點心不在焉,不過回答的態度還算認真。誰知道家屬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最後甚至問到病人做完手術後能不能洗腳?
張蓧心裏想怎麼會有人問這種問題,她就隨口說了一句:“你用腳想想,病人是頭做手術,不是腳,怎麼會不能洗腳,請不要問這麼弱智的問題,浪費我的時間好嗎?我很忙的,不像你這麼有時間。”
家屬聽了之後就火了,覺得張蓧在侮辱自己,於是兩個人就吵了起來,後來竟動了手。當時有不少人在旁邊,還有人把他們吵架動手的視頻發到了網上,給醫院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就這樣張蓧被醫院開除了。
“衝動是魔鬼”這句話真的一點都不假,因為人在衝動時是沒有理智的,而失去理智的人會做出很多蠢事。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曾因為一時衝動而犯下大錯,等他們清醒之後才追悔莫及。既然衝動如此可怕,我們又該如何克服呢?
1.第一時間讓自己冷靜下來,6秒鍾之後再做出決定。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的大腦中最為古老的邊緣係統所主管的是情緒,而最晚進化出來的大腦皮層所主管的是認知。任何一件事發生了,邊緣係統會在第一時間產生一些情緒反應,如憤怒、恐懼等,大約6秒鍾之後大腦皮層才能夠做出認知處理,也就是說,衝動與理智之間相差了6秒鍾。所以,當我們遇到讓自己生氣的事情,想要發脾氣或動手的時候,一定要讓自己冷靜一下,深呼吸6秒鍾再做決定。
2.暗示、轉移注意力。通常那些會讓人生氣衝動的事都是觸動了自己的尊嚴或切身的利益,大多數人可能很難一下子冷靜下來。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的情緒非常激動,馬上要控製不住的時候,可以及時采取暗示、轉移注意力等方法讓自己冷靜下來。
比如,言語暗示:“衝動是魔鬼”“這事沒什麼大不了的,等一會兒再處理”等。還可以完全不理會當前的事,轉而去做一些輕鬆簡單的事情,如看電視、聽音樂等。這樣做可以轉移注意力,讓自己暫時不再想之前的事。
3.冷靜下來後思考有沒有別的、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冷靜下來之後,我們要認真思考一下對目前所麵臨的問題或矛盾來說,激烈的手段是不是唯一的辦法,還有沒有別的解決問題或矛盾的方法,如果有的話,又該如何去做。
4.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問題。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我們遇到問題時,如果能夠跳出當前的格局,以局外人的眼光、思維觀察自己與局內人的處境以及狀況,就能夠保持冷靜,避免因一時的衝動而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
5.嚐試著和自己說話。當自己特別激動的時候請試著觀察一下自己,然後和自己描述一下眼前的情況以及自己的感覺,如告訴自己“我現在心跳很快,臉也很紅”“我氣得心口疼”等。千萬不要小看這些描述,它們可以幫我們分散注意力,從而讓我們成功克製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