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1 / 3)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鄧小平同誌為勝利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探索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出了傑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初期,鄧小平同誌主政西南,不久就參加中央領導工作,先後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政府副總理。1956年黨的八屆一中全會上,他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此後10年間,他負責黨中央大量日常工作,為探索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為克服經濟困難提出許多正確主張,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不久,他受到錯誤批判和鬥爭,被剝奪一切職務,直到1973年複出。1975年他開始主持黨、國家、軍隊日常工作,為扭轉“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嚴重混亂局麵,開展大刀闊斧的全麵整頓,同“四人幫” 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不久,他再次被錯誤撤職、批判。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誌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曆史性貢獻。“文化大革命”結束, “中國向何處去”又成為擺在中國人民麵前頭等重要的問題。鄧小平同誌以他的遠見卓識、豐富政治經驗、高超領導藝術,強調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旗幟鮮明反對“兩個凡是” 的錯誤觀點,支持和領導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推動進行各方麵的撥亂反正。在鄧小平同誌指導下,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提法,確定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同誌始終站在時代要求、國家發展、人民期待的高度,同中央領導集體一起,領導我們黨作出一係列重大決策,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步一步推向前進。鄧小平同誌指導我們黨係統總結建國以來的曆史經驗,解決了科學評價毛澤東同誌的曆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係、根據新的實際和發展要求確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這樣兩個相互聯係的重大曆史課題,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實踐和理論,堅決頂住否定毛澤東同誌和毛澤東思想的錯誤思潮,為黨和國家發展確定了正確方向。鄧小平同誌緊緊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響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領導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革命和建設實踐的基礎上,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鄧小平同誌強調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領導我們黨製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鄧小平同誌指導我們黨正確認識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根本任務,製定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鄧小平同誌突出強調“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領導我們黨有步驟地展開各方麵體製改革,勇敢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鄧小平同誌反複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必須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製建設,實現社會全麵進步。他創造性提出“一國兩製”科學構想,指導我們實現香港、澳門平穩過渡和順利回歸,推動海峽兩岸關係打開新局麵。鄧小平同誌明確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領導我們黨及時調整各方麵政策,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難得曆史機遇和良好外部環境。鄧小平同誌強調加強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必須聚精會神抓黨的建設,使黨的建設充滿新的生機活力。正是這些重大思想理論和實踐,使20世紀的中國又一次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鄧小平同誌為勝利完成社會主義革命、探索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作出了傑出貢獻。新中國成立初期,鄧小平同誌主政西南,不久就參加中央領導工作,先後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政府副總理。1956年黨的八屆一中全會上,他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此後10年間,他負責黨中央大量日常工作,為探索適合我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為克服經濟困難提出許多正確主張,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不久,他受到錯誤批判和鬥爭,被剝奪一切職務,直到1973年複出。1975年他開始主持黨、國家、軍隊日常工作,為扭轉“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嚴重混亂局麵,開展大刀闊斧的全麵整頓,同“四人幫” 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不久,他再次被錯誤撤職、批判。

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誌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了曆史性貢獻。“文化大革命”結束, “中國向何處去”又成為擺在中國人民麵前頭等重要的問題。鄧小平同誌以他的遠見卓識、豐富政治經驗、高超領導藝術,強調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旗幟鮮明反對“兩個凡是” 的錯誤觀點,支持和領導開展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推動進行各方麵的撥亂反正。在鄧小平同誌指導下,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提法,確定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黨的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同誌始終站在時代要求、國家發展、人民期待的高度,同中央領導集體一起,領導我們黨作出一係列重大決策,把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步一步推向前進。鄧小平同誌指導我們黨係統總結建國以來的曆史經驗,解決了科學評價毛澤東同誌的曆史地位和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係、根據新的實際和發展要求確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正確道路這樣兩個相互聯係的重大曆史課題,徹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實踐和理論,堅決頂住否定毛澤東同誌和毛澤東思想的錯誤思潮,為黨和國家發展確定了正確方向。鄧小平同誌緊緊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基本問題,響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號召,領導我們黨在新中國成立以來革命和建設實踐的基礎上,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道路。鄧小平同誌強調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領導我們黨製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鄧小平同誌指導我們黨正確認識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和根本任務,製定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鄧小平同誌突出強調“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領導我們黨有步驟地展開各方麵體製改革,勇敢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鄧小平同誌反複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必須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製建設,實現社會全麵進步。他創造性提出“一國兩製”科學構想,指導我們實現香港、澳門平穩過渡和順利回歸,推動海峽兩岸關係打開新局麵。鄧小平同誌明確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領導我們黨及時調整各方麵政策,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難得曆史機遇和良好外部環境。鄧小平同誌強調加強黨的領導必須改善黨的領導,必須聚精會神抓黨的建設,使黨的建設充滿新的生機活力。正是這些重大思想理論和實踐,使20世紀的中國又一次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