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的書畫家說過:“在藝術上我絕不是一個天才。為了探求精深的藝術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漸漸從混沌中看到光明。蒼天沒有給我什麼獨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進,都付出了通宵達旦的艱苦勞動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每個人都不是天才,每個人也都不是蠢材,再笨拙的人都要“笨鳥先飛”,隻要你足夠努力,你就會被成功青睞。
王亞南是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還是《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1933年他乘船去歐洲,客輪行到紅海時,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很厲害,使人無法站穩,有翻到海裏的危險。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還拿著一本書,他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那根柱子上吧!”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裏去,就照他說的話去做,把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後,王亞南拿起手中的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都向他投來敬佩的目光,連聲讚歎說:“啊!中國人,真是了不起。”
一位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不是躺在被窩裏,曬著暖暖的陽光,和“周公”談笑風生這樣得來的,《資本論》也不是在睡夢中就能翻譯出來的,王亞南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成就,除了他好學不倦,還和他的勤奮是分不開的。在那麼危險的時候,他把生死置之度外,還要把自己綁在柱子上繼續看書,那種決心不隻是一句話就能做到的。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名人勤奮好學的傳奇故事,正是因為他們具有同樣的勤奮,有堅強的毅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古代仁人誌士留下的千古佳話,《李白鐵杵磨成針》、《華佗學醫》、《魯班學藝》、“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都是中華民族曆史上勤奮學習的典範。俗話說:勤能補拙。即使你覺得自己不夠聰明,你也可以笨鳥先飛,就像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就算你比別人跑得慢,如果你比別人先跑,你會得到和別人一樣的收獲。“一分辛勞一分收獲”,如果你舍不得那一分辛勞,隻是貪戀吃喝玩樂的享受生活,那你就永遠收獲不了那一分果實。
上帝總是公平的把他手裏的東西分給每一個人,他不會讓一個人生下來就是天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隻是要看自己怎麼做,富蘭克林說過:“沒有任何動物比螞蟻更勤奮,然而它卻最沉默寡言”。螞蟻是最渺小的動物,一陣輕風吹過,它們的世界就會“翻天覆地”,但是它們永遠用自己瘦弱的脊梁挑起生活的重擔。或許你不可以選擇環境,但是你可以改變環境,要用積極主動的心態去麵對一切,這就源於勤奮,勤奮的人是時間的主人,隻要你足夠勤奮,你就是勝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