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裏,成功的爸爸媽媽應當是這樣的:

(1)能享受良好的親子關係

我認為好的親子關係有如下表現:爸爸媽媽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開心快樂,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回味養育孩子的過程,覺得甜蜜多於辛勞;孩子在和爸爸媽媽相處的過程中,安舒自在,內心不覺得壓抑。不論是否處在第一斷乳期、第二斷乳期還是所謂的青春斷乳期,孩子在關鍵時刻,總是能把內心的真實想法掏出來,和爸爸媽媽商量溝通。

關於這一點,有個從電視上看來的案例,和大家分享。

有個讀高中的女孩,學習一貫很好。據老師說隻要保持這個成績,考進一本名校絕對沒有問題。可是有一天,女孩的媽媽接到班主任的電話,告知孩子最近兩個月學習成績下滑厲害。媽媽心急火燎地跑到學校,把孩子從教室裏拉出來詢問緣由。孩子見到媽媽,低著頭,痛苦地說:“媽媽,對不起,我盡力了。可是我病了,每天頭痛得厲害!”媽媽懵了,問:“病了怎麼不告訴媽媽呀?”女兒說:“我怕媽媽擔心我!我知道媽媽的心,我考上一個如意的大學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我不敢跟媽媽說。”

這個故事,我是在中央台的一個健康節目裏聽到的。講述人是那個女孩子的媽媽。這位媽媽當時滿含熱淚,動情地說:“我的女兒真是太懂事了,可鼻竇炎這種病太害人了,它讓我女兒最終隻考到一個三本的大學。太鬱悶了!”

收看這個節目的時候,熊爸爸也在場。他使勁地點著頭,說:“這個孩子真懂事!”我說:“是啊,孩子是不錯的。可媽媽太有問題了!她傳遞給孩子一個錯誤的觀念:考進重點大學,比其他什麼,甚至比身體都重要!”

“哦,對!”熊爸爸愣愣地看著我,說,“你說得對!如果不是媽媽一再強調考學的重要性,孩子病了兩個月,怎麼會獨自扛著,而不向爸爸媽媽求助呢?人生病了,都會恐懼擔心的!這個孩子真可憐!”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有些親子關係看起來挺不錯,但實際上暗藏危機。以這個案例來說,孩子在媽媽麵前一定是有著某種程度的壓抑和壓力的,以至於長期忍受病痛卻不敢說。這種有著潛在危機的親子關係,關鍵時刻常常會顯示出它巨大的危害性。比如案例中的女孩,因為不敢告訴媽媽自己的病情,影響了學業不說,還導致了難以治愈的慢性病。

(2)能讓孩子身心兩方麵獲得健康發展

這是指孩子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孩子的智力得到了應有的開發與發展;孩子能相對輕鬆地完成學校的功課,和同學相處融洽;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焦慮少,幸福感比較強。

我對自己實施的家庭教育感到滿意,最重要的理由不是當當熊考進了北京大學,而是他長得健碩陽光,學習一直十分輕鬆。他能吃能睡,高中三年,也基本都在十點半前入睡,偶爾熬夜,也是因為在線上約了朋友討論問題或者看電影、玩遊戲。身材魁梧、愛打籃球的他十六歲時就有一米八高了。他也非常愛笑,做數學題、看嚴肅的數學論文,也能哈哈大笑。並不是說他沒有成長壓力,事實上,高中兩年半的時間裏他的壓力很大,但是每當他覺得有壓力的時候,他就會來找熊媽媽我,四仰八叉地躺在我的床上,跟我談心,設想最差的狀況和最理想的狀況,讓我做好掏錢和忍受他複讀的心理準備等。有時候他會賴著我,讓我陪他去散步,外出吃飯,談心;有時候,他會一個人背上背包,投奔遠方的某個學長學友,旅遊幾天。他處理壓力的方式方法,令我非常放心。他知道如何宣泄自己的壓力,也知道如何去尋求幫助。

在我眼裏,成功的爸爸媽媽應當是這樣的:

(1)能享受良好的親子關係

我認為好的親子關係有如下表現:爸爸媽媽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開心快樂,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回味養育孩子的過程,覺得甜蜜多於辛勞;孩子在和爸爸媽媽相處的過程中,安舒自在,內心不覺得壓抑。不論是否處在第一斷乳期、第二斷乳期還是所謂的青春斷乳期,孩子在關鍵時刻,總是能把內心的真實想法掏出來,和爸爸媽媽商量溝通。

關於這一點,有個從電視上看來的案例,和大家分享。

有個讀高中的女孩,學習一貫很好。據老師說隻要保持這個成績,考進一本名校絕對沒有問題。可是有一天,女孩的媽媽接到班主任的電話,告知孩子最近兩個月學習成績下滑厲害。媽媽心急火燎地跑到學校,把孩子從教室裏拉出來詢問緣由。孩子見到媽媽,低著頭,痛苦地說:“媽媽,對不起,我盡力了。可是我病了,每天頭痛得厲害!”媽媽懵了,問:“病了怎麼不告訴媽媽呀?”女兒說:“我怕媽媽擔心我!我知道媽媽的心,我考上一個如意的大學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我不敢跟媽媽說。”

這個故事,我是在中央台的一個健康節目裏聽到的。講述人是那個女孩子的媽媽。這位媽媽當時滿含熱淚,動情地說:“我的女兒真是太懂事了,可鼻竇炎這種病太害人了,它讓我女兒最終隻考到一個三本的大學。太鬱悶了!”

收看這個節目的時候,熊爸爸也在場。他使勁地點著頭,說:“這個孩子真懂事!”我說:“是啊,孩子是不錯的。可媽媽太有問題了!她傳遞給孩子一個錯誤的觀念:考進重點大學,比其他什麼,甚至比身體都重要!”

“哦,對!”熊爸爸愣愣地看著我,說,“你說得對!如果不是媽媽一再強調考學的重要性,孩子病了兩個月,怎麼會獨自扛著,而不向爸爸媽媽求助呢?人生病了,都會恐懼擔心的!這個孩子真可憐!”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有些親子關係看起來挺不錯,但實際上暗藏危機。以這個案例來說,孩子在媽媽麵前一定是有著某種程度的壓抑和壓力的,以至於長期忍受病痛卻不敢說。這種有著潛在危機的親子關係,關鍵時刻常常會顯示出它巨大的危害性。比如案例中的女孩,因為不敢告訴媽媽自己的病情,影響了學業不說,還導致了難以治愈的慢性病。

(2)能讓孩子身心兩方麵獲得健康發展

這是指孩子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孩子的智力得到了應有的開發與發展;孩子能相對輕鬆地完成學校的功課,和同學相處融洽;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焦慮少,幸福感比較強。

我對自己實施的家庭教育感到滿意,最重要的理由不是當當熊考進了北京大學,而是他長得健碩陽光,學習一直十分輕鬆。他能吃能睡,高中三年,也基本都在十點半前入睡,偶爾熬夜,也是因為在線上約了朋友討論問題或者看電影、玩遊戲。身材魁梧、愛打籃球的他十六歲時就有一米八高了。他也非常愛笑,做數學題、看嚴肅的數學論文,也能哈哈大笑。並不是說他沒有成長壓力,事實上,高中兩年半的時間裏他的壓力很大,但是每當他覺得有壓力的時候,他就會來找熊媽媽我,四仰八叉地躺在我的床上,跟我談心,設想最差的狀況和最理想的狀況,讓我做好掏錢和忍受他複讀的心理準備等。有時候他會賴著我,讓我陪他去散步,外出吃飯,談心;有時候,他會一個人背上背包,投奔遠方的某個學長學友,旅遊幾天。他處理壓力的方式方法,令我非常放心。他知道如何宣泄自己的壓力,也知道如何去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