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他人共鳴,講話富有感染力(1 / 2)

馬雲的演講總是給人力量,每次聽完他的演講和看完他的演講稿,總有網友會發出由衷的評價:“太精辟,一針見血,真知灼見,給人希望,給人動力。”

善於發表飽含理性、充滿激情、富有感染力的講話,是一個人說話水平的重要標誌,也是其個人魅力的重要體現。美國著名演講大師卡耐基曾經說:“假如一個演講者用堅信的語氣,誠懇地訴說,那他就不可能失敗,無論他講的是政治還是經濟政策,或者自己的旅行感觸,隻要他確實有將心中所想告知於你的衝動,那麼他的演講就會有強大的感染力,足以打動你的心。”

無論是日常說話還是在公開場合發表講話,隻有提升講話的感染力,使講話簡明扼要、通俗易懂、新鮮活潑、生動形象又富有變化,才能激發起聽眾的興趣,才能贏得聽眾的讚許,從而增強講話的效果。否則,不但吸引不了群眾的興趣,反而會使大家產生反感。所以,我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一般應在以下四個方麵加強鍛煉。

1.發音標準,吐詞清晰

清晰的表達能夠讓他人聽清楚你說的是什麼,這是說話的一項最基本的要求。發音一定要標準,吐字一定要清晰。語言表達是否清晰,普通話的流利和標準與否,都會直接影響講話的感染力。

2.掌握節奏,語速適中

講話的語速也會影響聲音的感染力。如果說話的語速太快,別人可能還沒有聽明白,你就已經說完了,反之;如果你說得太慢,就會讓別人失去了傾聽的耐性。因此,最恰當的做法應該是根據具體情況,來調節自己的語言節奏,以做到恰到好處的停頓,從而取得良好的談話效果。

3.情理交融,聲情並茂

講話時,要把聲調、表情、遣詞用語所要表達的內窨配合起來,一致起來。例如,在講到愛護集體利益的行為事例時,以高興的感情,使用稱讚、欣賞的詞句,就會使大家在認識到這種行為能結集體帶來好處的同時,產生一種榮譽、向往、羨慕的體驗;在講到不守紀律的行為事例時,以厭惡的感情,使用指斥、責備的詞句,就會使大家產生一種羞恥、鄙視、不滿的體驗。這樣就會有感染力,號召力,使聽者有了鮮明的情感傾向,甚至給人摩拳擦掌的鼓動作用,去改正自己的不好行為,多做些有益的事情。

4. 思維敏捷,語言流暢

講話還要注意語言的流暢性。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一個說話很流暢的人,通常被人認為是個思維敏捷的人,或者可以反過來說,正因為他的思維敏捷所以他才能如此流暢。而且,語言流暢也可以很好地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同時也能獲得別人的好感與信任,讓人相信你的能力。

馬雲的演講總是給人力量,每次聽完他的演講和看完他的演講稿,總有網友會發出由衷的評價:“太精辟,一針見血,真知灼見,給人希望,給人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