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孟子說:“舜吃幹糧吃野菜的時候,好像準備一輩子這樣下去;等到他當了天子,穿著麻製的單衣,彈著琴,堯的兩個女兒侍奉著,又好像這一切都是他早就具有的了。”
14.7孟子曰:“吾今而後知殺人親之重也。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耳。”
【譯文】孟子說:“我從今以後算是知道殺了別人親人的嚴重性了,殺了人家的父親,人家也一定會殺掉你的父親;殺了人家的哥哥,人家也一定會殺掉你的哥哥。那麼,父兄雖然不是你自己親手殺死的,但也相差不遠了。”
14.8孟子曰:“古之為關也,將以禦暴;今之為關也,將以為暴。”
【譯文】孟子說:“古代設立關卡,是準備抵禦殘暴的;如今設立關卡,卻是打算實行殘暴的。”
14.9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譯文】孟子說:“自身不能實行道,那道在自己妻兒身上都行不通;使喚別人不符合道,連使喚自己妻兒也做不到。”
14.10孟子曰:“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殺,周於德者邪世不能亂。”
【譯文】孟子說:“財貨富足的人,荒年都不會困乏;道德圓滿的人,亂世也不會迷亂。”
14.11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
【譯文】孟子說:“好名的人能把千乘大國的君位讓給別人,但是,如果不是他的理想的對象,就是讓一筐飯、一碗湯,他也會表現出一臉的不高興。”
14.12孟子曰:“不信仁賢,則國空虛;無禮義,則上下亂;無政事,則財用不足。”
【譯文】孟子說:“不信任仁德賢能的人,國家就會空虛;沒有禮義來約束,上下關係就會混亂;沒有好的政治,國家就會財政困難。”
14.13孟子曰:“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譯文】孟子說:“靠不仁之道卻能得到一個國家,過去有過這樣的事了;靠不仁之道卻能得到天下的,這樣的事是不曾有過的。”
14.14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時,然而旱幹水溢,則變置社稷。”
【譯文】孟子說:“百姓最重要,土地神和穀神為其次,國君為最輕。因此,能得到民眾歡心的,就能做天子;能得到天子歡心的,就能做諸侯;能得到諸侯歡心的,就能做大夫。諸侯危害了國家,就要改立別人。祭祀用的牲畜已經長得肥壯,祭祀用的穀物已經處理潔淨,就要按時致祭,但是仍遭水旱災害,那就改立社稷的神祇。”
14.15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誌。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
【譯文】孟子說:“舜吃幹糧吃野菜的時候,好像準備一輩子這樣下去;等到他當了天子,穿著麻製的單衣,彈著琴,堯的兩個女兒侍奉著,又好像這一切都是他早就具有的了。”
14.7孟子曰:“吾今而後知殺人親之重也。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然則非自殺之也,一間耳。”
【譯文】孟子說:“我從今以後算是知道殺了別人親人的嚴重性了,殺了人家的父親,人家也一定會殺掉你的父親;殺了人家的哥哥,人家也一定會殺掉你的哥哥。那麼,父兄雖然不是你自己親手殺死的,但也相差不遠了。”
14.8孟子曰:“古之為關也,將以禦暴;今之為關也,將以為暴。”
【譯文】孟子說:“古代設立關卡,是準備抵禦殘暴的;如今設立關卡,卻是打算實行殘暴的。”
14.9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
【譯文】孟子說:“自身不能實行道,那道在自己妻兒身上都行不通;使喚別人不符合道,連使喚自己妻兒也做不到。”
14.10孟子曰:“周於利者凶年不能殺,周於德者邪世不能亂。”
【譯文】孟子說:“財貨富足的人,荒年都不會困乏;道德圓滿的人,亂世也不會迷亂。”
14.11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簞食豆羹見於色。”
【譯文】孟子說:“好名的人能把千乘大國的君位讓給別人,但是,如果不是他的理想的對象,就是讓一筐飯、一碗湯,他也會表現出一臉的不高興。”
14.12孟子曰:“不信仁賢,則國空虛;無禮義,則上下亂;無政事,則財用不足。”
【譯文】孟子說:“不信任仁德賢能的人,國家就會空虛;沒有禮義來約束,上下關係就會混亂;沒有好的政治,國家就會財政困難。”
14.13孟子曰:“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譯文】孟子說:“靠不仁之道卻能得到一個國家,過去有過這樣的事了;靠不仁之道卻能得到天下的,這樣的事是不曾有過的。”
14.14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時,然而旱幹水溢,則變置社稷。”
【譯文】孟子說:“百姓最重要,土地神和穀神為其次,國君為最輕。因此,能得到民眾歡心的,就能做天子;能得到天子歡心的,就能做諸侯;能得到諸侯歡心的,就能做大夫。諸侯危害了國家,就要改立別人。祭祀用的牲畜已經長得肥壯,祭祀用的穀物已經處理潔淨,就要按時致祭,但是仍遭水旱災害,那就改立社稷的神祇。”
14.15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誌。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