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對韻》的對仗句式有長有短,包括單字對、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十一字對,句式靈活,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還是以上平“一東”為例,其中“天對地”“雨對風”是單字對,“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日下對天中”都是雙字對,“雷隱隱,霧朦朦”是三字對,“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是五字對,“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是七字對,“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是十一字對。《笠翁對韻》每一段的內容皆按同樣的句式順序排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便於學習和記誦。難怪《笠翁對韻》能與《聲律啟蒙》《訓蒙駢句》一起並稱“吟詩作對三基”,是最經典的詩詞啟蒙教材之一。

古代的詩文講究化用典故,《笠翁對韻》的用典亦極為豐富,其對仗內容可謂包羅萬象,花鳥蟲魚、天文地理、詩詞歌賦、寓言神話、曆史人物、經史子集、器皿建築、言語行為、情緒情態等,無不囊括其中。且其意義常常褒貶相對、虛實相應,含義雋永。其中又不乏關乎是與非、正與邪、忠與奸、美與醜之辨的微言大義,這些正是傳統國學裏最為重視的內容。比如下卷“十三覃”其一中的“蕭王待士心惟赤,盧相欺君麵獨藍”。這裏運用了兩個典故。“蕭王”指東漢光武帝劉秀,“盧相”指唐代宰相盧杞,二人一賢王一佞臣,作者以二人的職位“王”“相”相對;“待士”“欺君”兩個動詞結構,一是待下,一是奉上,一誠一欺,完全相反;“心惟赤”“麵獨藍”,一從內心的角度表現蕭王的赤誠,與“待士”相應,一從麵貌上揭示盧杞的醜態,與“欺君”相應,其中心詞為表顏色的“赤”“藍”,對得十分巧妙。有了《笠翁對韻》這樣經典的對聯學習範本,後人學習對聯與詩歌的創作方法、積累傳統文化知識等,都能有據可循、受益無窮。故而在琅環閣藏本的序言裏,刊刻者米東居士對此書評價極高,“捧而讀之,其采擇也奇而法,其搜羅也簡而該;其選言宏富,則曹子建八鬥才也;其錯采鮮明,則江文通五色筆也。班香宋豔,悉入薰陶;水佩風裳,都歸裁剪。或正對,或反對,工力悉敵;或就對,或借對,虛實兼到。揆之詩苑類格、上官儀六對之法,無不吻合。洵初學之津梁,而騷壇之嚆矢也”。

米東居士在琅環閣藏本《笠翁對韻》的序言中提到,此書始刊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琅環閣藏本則刊刻於光緒十八年(1892)。現在看來,在諸版本中,後者是目前較為精良的版本。故而本書以清光緒十八年(1892)琅環閣藏本為底本,參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所出《李漁全集》第十八卷。同時,本書還參考了最近幾年出版的一些版本,包括李鳴注《笠翁對韻》(中華書局2014年版),劉青文主編“國學誦·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讀本”《笠翁對韻》(北京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尹文勝編注《笠翁對韻》(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17年版)等。

《笠翁對韻》的對仗句式有長有短,包括單字對、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十一字對,句式靈活,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還是以上平“一東”為例,其中“天對地”“雨對風”是單字對,“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日下對天中”都是雙字對,“雷隱隱,霧朦朦”是三字對,“風高秋月白,雨霽晚霞紅”是五字對,“牛女二星河左右,參商兩曜鬥西東”是七字對,“十月塞邊,颯颯寒霜驚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漁翁”是十一字對。《笠翁對韻》每一段的內容皆按同樣的句式順序排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便於學習和記誦。難怪《笠翁對韻》能與《聲律啟蒙》《訓蒙駢句》一起並稱“吟詩作對三基”,是最經典的詩詞啟蒙教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