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君饗都士大夫
【導讀】
本篇選自《中山策》,殆依《左傳》華元饗士與趙宣子食翳桑餓人而擬托者。“與不期眾少,其於當厄;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世上最難測的是人心,人心本是極其脆弱的,所以對事物的反應非常敏感。事情無論大小,如果真正觸及了人的心靈,那麼就會改變人對人的態度。“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中山君饗都士大夫[1]sup>,司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2]sup>,司馬子期怒而走於楚[3]sup>,說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4]sup>。有二人挈戈而隨其後者,中山君顧謂二人:“子奚為者也[5]sup>?”二人對曰:“臣有父,嚐餓且死,君下壺飡餌之[6]sup>。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7]sup>。’故來死君也[8]sup>。”中山君喟然而仰歎曰:“與不期眾少[9]sup>,其於當厄[10]sup>;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飡得士二人。”
【注釋】
[1]饗:用酒食招待人。都士大夫:都邑之士大夫。 [2]羊羹不遍:羊羹沒有分給司馬子期。 [3]走:奔向。 [4]亡:逃亡。按:前296年趙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 [5]子奚為者也:你們是幹什麼的。 [6]下:發給,賜予。飡(sūn):熟食,飯食。餌:飼,給吃。 [7]死之:為中山而死。 [8]死君:為君而死。 [9]與:給予,施與。期:期望,猶在於。 [10]厄:窮困,災難。
【譯文】
中山君設宴招待都邑的士大夫,司馬子期也在宴請之列。分羊羹時沒有分給他,司馬子期一怒之下投奔了楚國,說服楚國攻打中山,中山君逃亡。有兩個人提著戈一直跟在中山君身後,中山君回過頭問他們:“你們是幹什麼的?”那兩個人回答說:“我們的父親有一次快要餓死了,是您送給他一壺飯吃。我父親臨死前叮囑說:‘中山國如果有變故,你們一定要以死報效國家。’所以我們來為您效死。”中山君仰麵歎息道:“對人施與不在乎多少,一定要在他窮困的時候;與人結怨不在乎深淺,一定不能傷害他的心。我因為一杯羊羹亡了國,因為一壺飯得到了兩個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