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見曙光(1 / 2)

但是官府在之前也始終沒有拿出賑災的措施,李安想了想,隻想到兩個可能,第一,當皇上老兒的就是一個無恥昏君,壓根兒就不在乎自個兒底下老百姓的死活,以致於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第二,這個皇上是個明君,但是下麵有和珅這樣欺上瞞下的貪官,欺上瞞下,貪了救命錢。但是,不管是哪種,這種災難發生在老百姓身上,隻有等死了。

幸運的是,在李安穿來之前,李家村終於下了幾場雨,村民歡呼雀躍,雨來了,預示著糧食的的收獲不再是顆粒無收,收獲的日子也即將到來。

看著空空如也的背簍,李安歎了一口氣,回到了家裏。

李家的院子在村頭上,不大的院子,一明兩暗三間屋,院子裏蓋著堆柴火的地方,不見有豬圈雞鴨等牲畜,房子也很破舊,遠遠趕不上別人家的日子。

李安想了想,終於想明白了,這個時代,農民的貧富完全取決於家庭男丁的多少,糧食打得多,日子就富裕,李家就剩一個年紀不算大但身體不是太好母親和兩個半大的小子,一個小子體弱多病,另一個小子一直苦苦支撐,但是前段時間,終於累得倒下了,便宜了從異世穿來的李安。

李安醒來後,那個瘦弱的老母親抱著他說不能失去他,弟弟更是拿出家裏唯一的口糧給他補充了一點兒能量,這種來自至親血脈的親情讓從小是孤兒的李安感覺很奇妙,也很溫暖,正是他可望卻不可得的親情,沒想到上天送他這麼一份大禮。心裏默道,反正已經回不去了,還不如好好的留下來享受有親人的時光。

李家沒有壯勞力,這具身體的父親很小的時候上山打獵被熊瞎子咬死了,他娘因此哭壞了眼睛,他作為李家的大兒子,家裏唯一的壯勞力,大小活兒都是李安幹,雖然李安離開貧窮的日子已經很久了,但是他索性是苦過來的孩子,麵對李家的境遇,並沒有覺得有想象中那麼的難熬。

李安的弟弟李家二郎已經在床上躺了半個月了,一開始發燒,無力,腹瀉,現在更嚴重了,已經下不來床了,吃了不少藥,可是就是不見好,聽他娘說是傷寒,可是李安覺得看著不像。

他不懂醫,可是傷寒應該是不出汗的,而且李家二郎一到夜裏就出汗,早上被子都是潮濕的,而且腹瀉嚴重,天天拉,早晚會脫水而死。

李安把柴火抱進屋,從他娘視如珍寶的糧食罐子裏抓出了一把米,熬了米粥準備給李二郎喝點兒,不吃的話李二郎根本就撐不下去,熬好了粥,就準備開始熬藥,這藥也不知道是哪個庸醫開的,很大一包,倒進鍋裏就有半鍋,去水缸舀水煮上,就提著桶出了院,去外麵去提水。

走出李家不遠就有一個土坑,最近下雨,裏麵積了一些積水,聽他娘說,村子裏的水井有兩口,但是都離得比較遠,最近下了雨,李家都是喝的這坑裏的水,水不算清澈,也不算渾,但是也絕對達不到人可以飲用的標準,李安再不願意也得入鄉隨俗。

但是官府在之前也始終沒有拿出賑災的措施,李安想了想,隻想到兩個可能,第一,當皇上老兒的就是一個無恥昏君,壓根兒就不在乎自個兒底下老百姓的死活,以致於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第二,這個皇上是個明君,但是下麵有和珅這樣欺上瞞下的貪官,欺上瞞下,貪了救命錢。但是,不管是哪種,這種災難發生在老百姓身上,隻有等死了。

幸運的是,在李安穿來之前,李家村終於下了幾場雨,村民歡呼雀躍,雨來了,預示著糧食的的收獲不再是顆粒無收,收獲的日子也即將到來。

看著空空如也的背簍,李安歎了一口氣,回到了家裏。

李家的院子在村頭上,不大的院子,一明兩暗三間屋,院子裏蓋著堆柴火的地方,不見有豬圈雞鴨等牲畜,房子也很破舊,遠遠趕不上別人家的日子。

李安想了想,終於想明白了,這個時代,農民的貧富完全取決於家庭男丁的多少,糧食打得多,日子就富裕,李家就剩一個年紀不算大但身體不是太好母親和兩個半大的小子,一個小子體弱多病,另一個小子一直苦苦支撐,但是前段時間,終於累得倒下了,便宜了從異世穿來的李安。

李安醒來後,那個瘦弱的老母親抱著他說不能失去他,弟弟更是拿出家裏唯一的口糧給他補充了一點兒能量,這種來自至親血脈的親情讓從小是孤兒的李安感覺很奇妙,也很溫暖,正是他可望卻不可得的親情,沒想到上天送他這麼一份大禮。心裏默道,反正已經回不去了,還不如好好的留下來享受有親人的時光。

李家沒有壯勞力,這具身體的父親很小的時候上山打獵被熊瞎子咬死了,他娘因此哭壞了眼睛,他作為李家的大兒子,家裏唯一的壯勞力,大小活兒都是李安幹,雖然李安離開貧窮的日子已經很久了,但是他索性是苦過來的孩子,麵對李家的境遇,並沒有覺得有想象中那麼的難熬。

李安的弟弟李家二郎已經在床上躺了半個月了,一開始發燒,無力,腹瀉,現在更嚴重了,已經下不來床了,吃了不少藥,可是就是不見好,聽他娘說是傷寒,可是李安覺得看著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