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莊子的修養論所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麵的。老莊美學關於“上善若水”、“法天貴真”以及“大美”的推崇也是對人的修養的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積澱下來,體現了藝術精神的永恒性。畫家的修養是一種完全內省的、獨特的個人化的審美體驗,這個體驗構成了藝術的根性,由其繪畫風格傳達出來。水墨寫意畫的風格來自繪畫的氣韻、筆墨、意境,來自藝術家內在的生命氣質,是藝術家真性情的流露,抒發了畫家真摯的情感和熱愛自然生命之情。在老子和莊子美學裏,即有強調君子風度的自然、冷靜、安詳和遊刃有餘的自由和逍遙,也要體現生命張揚的一麵,構成了畫家修養的多麵性,而且以體現藝術家生命力張揚的一麵更為重要,是藝術主體生命精神的體現。
總之,從老莊美學視角來看,重視展現藝術家生命力張揚,是藝術主體生命精神的體現,傳達出藝術家追求的真實自我,不僅豐富了文化美學,也影響了中華民族審美心理的構造。老莊美學在今天,仍然煥發著活力,崇尚生命、自由、本真,超越現實和功利。深入研究和挖掘其本質,對於現代繪畫創作有重要意義。
水墨寫意畫是中國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無論是漢代帛畫上帶有渲淡意識的帛畫,還是宋元文人水墨,有上千年的曆史,而且作為文化承載者的知識分子大量介入這一水墨畫的創作和批評活動,造就了世界美術史上精彩的一部分。二十世紀以來,現當代藝術在全球化越來越成為一種現實並且還會繼續延申下去的背景下,傳統的中國畫(或者說水墨畫藝術)的創作形態和視覺語言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伴隨這種表麵形態的變化,其內在的價值趨向也發生了改變。現代水墨藝術的視覺革新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傳統的水墨藝術或者說傳統文人畫藝術所賴以生存的現實已經發生了改變,從事藝術創作的主體,文人士大夫的那種平靜的,遠離世俗的,在文人雅集的琴趣、賞畫、品茗、墨韻以及賦詩品茗中培養出來的文人畫氣質已經逐漸遠去,超脫了功利的精神家園已經被打破。當代藝術情境下,水墨畫更多的不再是一種藝術類型,而更象是一種使用多種媒介和材料的實驗和對傳統文人畫精神的反叛,新技法、新媒材和新觀念的應用,在創作上呈現出繁榮的局麵;同時打著繼承古人樣貌專事模仿的水墨藝術也不少見,藝術形式的模仿,技術層麵的不斷更迭的背後,能夠真夠真正繼承文化精神,體現深刻精神內核的,並不多見。水墨畫在其千年來發展的曆程中,吸收了傳統文化精神中對生命精神的關照,因而具有了豐富而又深刻的內涵,也使得中國藝術具有恒久的生命力。作品是否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能夠傳達出深刻的內在的生命精神,藝術家的修養十分重要。
畫家心性修養,藝術風格產生的源泉,藝術創造的主體所流淌出來創造力,形成了藝術家藝術風格乃至一個時代和民族藝術精神。中國藝術是一種追求內在自由和超越的心的藝術,從其產生時期起,就融合了道德理想(比如禮樂)和生命精神。儒家的涵養心性,體現以道德為指向的倫理因素明顯的特點,體現出較強的人生化和社會性。老莊美學強調了主體的內省,穎悟和直覺化和個性化,強調了個體的自由和超越精神,創造力從生命心靈中流淌出來,體現了生命的創造力和智慧,這是中國藝術精神的根源之一,也是形成藝術風格的重要因素。這些在當代社會裏,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老子、莊子的修養論所包含的內容是多方麵的。老莊美學關於“上善若水”、“法天貴真”以及“大美”的推崇也是對人的修養的要求,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積澱下來,體現了藝術精神的永恒性。畫家的修養是一種完全內省的、獨特的個人化的審美體驗,這個體驗構成了藝術的根性,由其繪畫風格傳達出來。水墨寫意畫的風格來自繪畫的氣韻、筆墨、意境,來自藝術家內在的生命氣質,是藝術家真性情的流露,抒發了畫家真摯的情感和熱愛自然生命之情。在老子和莊子美學裏,即有強調君子風度的自然、冷靜、安詳和遊刃有餘的自由和逍遙,也要體現生命張揚的一麵,構成了畫家修養的多麵性,而且以體現藝術家生命力張揚的一麵更為重要,是藝術主體生命精神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