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土豆:衣錦還鄉(1 / 2)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金鑾殿中,陳錦堂被聖上欽點為探花。年不及弱冠,便高中探花,與年輕的聖上相談甚歡,誰都知道,這個年輕人一定大有前程,所以瓊林宴上,新科進士們爭相與他交談,倒是狀元和榜眼被冷落在一旁。

“我初見錦堂兄便被他風采折服,甚是不敢上前交談,果然,錦堂兄被聖上欽點為探花。”一位學子道。

“王兄過獎了。”陳錦堂嘴裏謙虛道,心中卻想,這位王兄,不過交換了姓名來處便鼻孔朝天,十分看不起他這從偏遠地方過來的舉子。

“陳兄得聖上青眼,言是治國大才,以後定是朝中肱股之臣,我等還有賴陳兄多多提撥。”

陳錦堂拱手,“愧不敢當,愧不敢當,我等同科及第,自然該相互扶持。”

陳錦堂正與人寒暄,突然太監過來傳旨,宣他和狀元、榜眼一起上前晉見聖上。在眾人羨慕的目光中,陳錦堂等人被帶到一處亭台前。此處地勢甚高,建築華麗,是貴人落座之處。此刻坐在上首處的,除了金鑾殿中見到的聖上,還有幾位衣衫華麗的貴婦以及一個貴女,因不敢冒犯貴人,陳錦堂隻敢隨意掃了一眼,隻是目光落到坐在最後的少女身上,卻被那貴女抓個正著,被狠狠瞪了一眼,陳錦堂連忙低下頭,隨眾人一起拜見皇上。

被叫平身後,陳錦堂便聽席中一位貴婦道:“聽說今科朝中覓得良才,如今一看,果真不凡,特別是探花郎,真真是才比子建貌比潘安。”

皇上笑道:“皇姐隻怕還不知道,這位探花郎,不過十八,比朕還要小兩歲呢。”

陳錦堂來到京中之後,對京中貴人也略有了解,能被皇上看重的皇姐,就隻有天陽公主這個聖上一母同胞的親姐姐了。陳錦堂略微抬眼,偷看了這位傳聞中的天陽公主一眼,心中驚歎,果真是傾國之貌,即便年歲不小,卻也美豔不可方物。不過他也是見過不少沒人,便是自家娘親和姐姐,也是難得一見的美人,對天陽公主的相貌不過一驚,心中更是欽佩她的品格。這位公主最是愛美,在民間很有盛名,因她時時想出新奇樣式的衣裳,並不禁止民間仿效,便是她的嫁衣,也許人追隨。他家中的娘親和姐姐,便是穿了公主的嫁衣,至今仍津津樂道,還將衣裳好生收著。

天陽公主繼續道:“哦?這倒真是天縱之才了。不知探花郎可婚配了?”

陳錦堂連忙跪答:“回稟公主,學生因年歲小,家中未曾給學生娶妻。”

“探花郎不必多禮,起來回話便是。”天陽公主笑道。

天陽公主正要說什麼,突然一個少女打斷了她,“娘,我去別處玩了,什麼三鼎甲,也沒什麼稀奇。狀元一看就年過半百了,榜眼更是肥頭大耳不像好人。”

天陽公主大喝道:“錦山,休得胡言亂語,狀元和榜眼都有治世之才,豈容你能胡亂評說的?”

那錦山郡主卻不害怕,指了陳錦堂大聲道:“那他呢,長得油頭滑麵的,也有治世之才,我看是治世之貌吧?”

雖然被人說成油頭滑麵,陳錦堂卻不敢計較,因說這話的是鼎鼎大名的錦山郡主。這位郡主正是天陽公主的女兒,雖是郡主,卻比宮中的公主還受寵,不僅有封號還有封地,總愛在京城中打馬遊街,還時常在京郊打獵,日子甚是瀟灑。

陳錦堂與狀元、榜眼都交換了一個眼神,站得直直的,免得被這刁蠻郡主惦記上。

刁蠻郡主走後,天陽公主又給他們道了歉。被人罵到臉上,陳錦堂等雖不敢計較,心中到底有些介意,畢竟他們是朝中舉子,被人侮辱,皇家也太不當將舉子當一回事。如今天陽公主誠心道歉,又兼錦山郡主年歲尚小,他們心中也好受了許多。

因這意外,陳錦堂跟狀元榜眼親近了不少,瓊林宴後,又約了幾次,彼此還有了稱號,狀元叫年過半百,榜眼叫肥頭大耳,而陳錦堂叫油頭滑麵。

“你們可知那郡主為何要取笑我等?”狀元問道。

“誰知道那刁蠻郡主如何想的。”榜眼道。

狀元卻搖頭,“我們兩個都是被陳兄給害了,那天陽公主問陳兄可婚配,想必那郡主怕自家娘家將自己許給陳兄,這才發作。”

陳錦堂連忙道:“是我連累兩位兄台了。”

榜眼連忙道:“陳兄可是見外了,我們同科的三鼎甲,自然榮辱與共。”

狀元在一旁也點頭,“正是。”三人都點頭,算是結成了同盟,以後必定更加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