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太短,此刻即此生
六月簽約,十月交初稿,十一月等來修改意見,聖誕節交稿,直至最近幾天又改完了最後的細節……老實說,這本書是我寫過最難的一個故事,中間有好幾次都想放棄,但當我改完最後一個字,然後關上文檔的這一刻,我又無比感激那個堅持至今的自己。
為什麼要寫這樣一個故事?為什麼不寫甜寵這樣既簡單又迎合市場的題材?主要原因還是當時的我特別想將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感悟融入寫作,這樣最後的故事才會永久留下我自己的烙印。讀研的兩年間,我以醫務社工的身份一直在醫院實習,甚至頻繁出入ICU,這段經曆對我觸動很大。原來生活中的一切煩惱在生死麵前都顯得微不足道。那時看多了生死離別和世態炎涼,我一個樂天派都變得有些多愁善感。恰好我又是一個特別愛做夢的人,一晚上可以做好幾個不同的夢。實習結束後,我將實習期間看到的、感受到的東西都融進了這本書。夢與臨終關懷,就有了現在這個故事的最初樣貌。
老實說,這個故事實在經曆過太多變遷,有一段時間好幾版大綱在我的腦海裏穿插,我一不小心就會張冠李戴。開頭寫了七八個?應該不止,那會兒山山都被我弄得有點無語:“什麼?你竟然又寫了個新開頭?”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我想著隻要熬過開頭,後麵的一定都會順利,結果我又打臉了。暑假是我集中趕稿的時間,那時候我剛考完博,等著九月開學,整整兩個月窩在房間裏打字,連距離我家不遠的商場我都沒去過。
可我還是很悲催地卡文了……
這個故事原先的設定不是你們現在看到的這樣,它本該是一個個獨立的單元劇,每個故事之間並沒有這樣有如蝴蝶效應般的關聯。可是我突然意識到,這樣的故事缺少一根貫穿始終的命脈。所以我停筆了一段時間,每天無比痛苦地和自己作鬥爭,我想了很多種改良方案,但最終都失敗了。後來我才知道,凡事有舍有得。因為我舍不得自己前麵寫的幾萬字,所以才會束手束腳,得不到本質的改變。我開始回過頭重新修訂人設和前麵的劇情,推翻前麵很多已經成熟的梗,開始定一個全新的框架。我粗略統計過,當時為了一個新大綱,我廢棄了近七八萬字。
讀博之後的日子忙得讓我時常感受不到時間的存在。別人學習,我在寫稿,別人休息,我在學習。我曾一度覺得自己沒必要如此拚命,這不過是一個故事、一個業餘愛好,為什麼要搞得自己那麼辛苦?可直到這一刻,我才明白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雖然此刻的我並不知道合上書的你會如何評價它,但對我而言,隻要我已經足夠盡力,就沒有什麼可遺憾的。
人生路漫漫,要做到沒有遺憾,實在太難。就像這書裏的故事,大都因為遺憾和悔恨而起。如果林柏森沒有主動提出γ計劃,如果薑珞沒有放開周璿的手,如果顧懷生沒有炸毀工廠,如果周振沒有負責拆遷,如果年永春沒有做偽證……這一切的因與果都不會出現。可是人生沒有如果,哪怕他們回到過去,也終將是一場黃粱美夢。
小時候看電視劇,好像習慣了最後的反派都會改邪歸正,邪惡如容嬤嬤也會一針一線地給紫薇縫喜服。這個故事裏有很多人物,他們都不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宣之於口的秘密。人都會犯錯,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知錯就改。可這樣的人生才是真實而鮮活的。就像我的這個故事,它一定不是完美的,但見證了我在寫作過程中的成長。即便我以後還會寫很多故事,但《吹夢到西洲》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結局我寫了這麼幾句話:我們改變不了過去的事情,但能改變它們對我們的影響。我們改變不了別人,但能試著改變自己。那些錯誤在心中留下傷痕,它吞噬人心,吞噬不了希望。隻要希望還在,一切都為時不晚。
——這,就是我想用全書二十萬字傳達給你們的。
我很喜歡《無問西東》裏的一句話:“一生太短,也許此刻就是此生。”
唯有珍惜當下,用力去活著,才能無愧於心。
聽說後天要迎來初雪,現在是淩晨12點32分,願你今夜好眠。
2018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