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春華秋實(1 / 1)

第三十七章

春華秋實

自從公元1937年5月到1945年8月,在這8年時間裏,金門縣政府在金門島淪陷後遷到大嶝島,諸島人民同心同德,同仇敵愾,跟日本鬼子進行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鬥。他們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創造局部優勢,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為子孫後代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事跡。

諸島人民八年的奮鬥,實現了將日本鬼子重新趕到海上的願望,曆盡千辛萬苦,付諸了無數鮮血與汗水,終於讓金門島重新回到人民的手中。

餘輝,抗戰勝利後重新回到國軍陸軍情報處,並晉升少將。1955年大陳島解放前夕接到上級命令,才從國民黨駐地撤離,然後被送往南京軍事學院進修,之後派往省軍區任司令員至退休。

鄭德全,與阿霞結為伉儷,育有一子。抗日勝利後,帶領著大嶝的複土救鄉團和鹽兵隊,整建製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被任命為團長。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他任海防師師長,一直到被授予少將軍銜後退休。

周本武,由於諸島民心擁戴,擔任兩任金門縣長。1945年金門縣政府遷回金門後,他功德圓滿,回家含飴弄孫,過著幸福的老年生活。

張雲祥,當了幾任大嶝鄉的鄉長,直到90歲高齡無疾而歸。其子孫滿堂,個個事業有成。

陳國土,當了金門縣警察局局長,並與阿菊結婚,次年生下兒子陳思嶝,可惜在抗戰勝利的前夜,在追捕犯罪分子過程中,不幸中槍殉職。抗戰勝利後阿菊按照閩南的傳統習慣,帶著婆婆和兒子陳思嶝回到金門島定居,曆盡千辛萬苦,將兒子撫養成人。

李誌烽,娶了大嶝島的姑娘阿英。金門縣政府遷回金門島後,他隨複土救鄉團改編成中國人民解放軍,任團參謀長,一直到退休,並定居廈門。

陳水木、洪再輝,抗戰有功。抗戰勝利後,其所帶領的兄弟,包括皇協軍中的金門子孫及原金門保安團、壯丁隊的弟兄,一並將整編為國軍的一個團。陳水木被任命為團長,洪再輝為參謀長,駐防金門島。

……

大嶝諸島人民抗擊日軍、抵禦外強的故事催人淚下,更催人奮進,一代又一代地教育和激勵兩岸中華民族子孫,引導他們攜手努力,共同創建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