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1)(1 / 1)

作者在寫這本書之前,已經出過四本科學認識論的著作,計有《天機可以泄露》、《聰明能夠再造》、《萬宗其實同源》和《見機應當行動》。

在這四本書中,作者講述了宇宙和生命的運行規律,從大至宏觀世界到小至微觀世界都統一於旋繞運動,統一於基本粒子,統一於在同一層次上的有序性,統一於家族式的分裂法。由於作者有感於在當今的20世紀之末,21世紀將要來臨之時,科學技術的發展早已呈現出生氣勃勃、突飛猛進的狀態,電腦、機器人、航天飛機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以年或數年一個更新換代的速度發展著;而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卻並沒有多大的改進。當然,任何先進的創造發明都是有先進的思想伴隨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科學研究領域和市場領域的思想比較活躍一些。但即使如此,也隻是個別人的思想略有些超前,行為有些超前,卻仍未構成一種新的思維體係。並且,尤其是絕大多數人的日常思維和行為,仍處於數百年前甚至數千年前的水平上不客氣地講,從一些方麵來說,我們確還趕不上春秋戰國時代的老子、莊子、孔子、墨子、韓非子等諸子百家。T米T花T在T線T書T庫TBooK

看感於思維和行為的滯後狀態,作者在《聰明能夠再造》和《見機應當行動》中,專門講述了人類應當如何進行思維類型分為點性思維、線性思維、輻射性思維網絡性思維、八卦式思維、旋繞性思維和模糊性思維諸種。同時還講述了如何抓住機遇及時行動,以及在什麼情況下行動最為合宜和怎樣行動等問題。雖然這種敘述離開建立一個體係為時尚遠,但畢竟已經說出了要說的話:人類,或者具體地說是我們中國人應當建立起自己的思維科學和行為科學,以指導我們的行動,並把我們的行為納入更加自覺和有理智的狀態中去。

然而,仔細想來,作者雖然指出了諸多的思維方式,但哪一種思維最好最為先進的問題,仍覺得少講了一點東西,那就是當21世紀即將來臨之時,我們現在活著的大部分人都將過渡到21世紀去生活以後,我們應當選擇和建立起一種什麼樣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才能與時代同步!

這在今天,已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問題。我們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是討債者已逼到家門上了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經濟改革的結果必將影響上層建築,迫使上層建築隨之改革,以求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而科研的活躍、新技術新材料的頻繁出現、市場經濟的活躍,一切人類各種活動的活躍,其實都是思維和行為活躍的結果。當這種活躍出現了一些新的苗頭、新的趨向時,就得有人站出來加以總結和歸納,對錯誤的東西加以否定,對正確的東西加以科學化和條理化,以形成理論體係,並反過來用這種理論體係去指導行動。這也是人類從行為到思維,然後再從思維到行為的必然運動過程。而作者在這裏僅僅指出了這樣一點:在今天,我們的人是應當總結一下自己的思維和行為,並創立起科學理論的時候了。而在這個體係中,應當著重指出的一點是,21世紀的人將該選用什麼樣的思維方式,才能使人類的行為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少?或者倒過來說,我們的理論家應當向21世紀的人推薦什麼樣的值得倡導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這是今天的思想家、理論家一個義不容辭的使命。

在思維方式上和思維科學上,包括作者在內的我們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想法。例如,為什麼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思想那樣活躍,出現了諸子百家爭鳴的局麵,而到了今天我們一些人反而不如那個時代思維活躍呢?又如,我們明明看到許多的人做起事來愚蠢之極,顧前不顧後,到了真正出了危機和問題時卻又後悔不已,為什麼他們不能瞻前慮後、防患於未然?不提高一些運籌素質和思維檔次呢?如果要把人類的素質、文明程度和思維檔次再提高一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做哪些工作呢?如此等等,都在告訴我們,是時候了,是時候了,是應當對我們的思維科學和行為科學大加研究的時候了!

因為,思維理論指導行為,行動產生效果(結果),人類的行為效果推動和改造著世界。要更好地改造世界,必須從源頭做起。

鑒於此,作者認為有必要在那本《聰明能夠再造》的小冊子出版之後,再對思維的科學作一次深層次的探討。這就是為什麼要寫這本書的初衷。

作者想在這本書中先講清楚人類當前的幾種最先進的思維體係,這就是模糊性思維體係、旋繞性思維體係和混沌性思維體係。

這三個思維體係,模糊性思維是外國就有了的,混沌性思維原出於我國的古代老莊學說,已被國外借鑒了去,形成了混沌理論,唯獨旋繞性思維是作者的創造。

而模糊性思維和旋繞性思維兩種思維樣式,我在《聰明能夠再造》一書中已經作了敘述,在這本書裏,隻得將它們借抄過來,為的是說明下一一個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