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記在哪裏看過這樣一段話:“世事無常,人無常,愛無常。花辭樹,以葉為美。葉落盡,以枝為姿。枝若朽,以根為雕。感情若如四季,我願如良木。”良木,這終究也隻能是個依稀的願望。身在歲月中,曆經傷、離、痛和絕望,豈是輕易能夠處之泰然的。
近日重讀餘華的《活著》。
餘華說:
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曆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如今來看,餘華的這部小說仿佛亦可當作蕭紅一生的注解。關於你,已經說過的話,一如你所曆之世事,終將變成塵埃,終會不複存在。還沒有說的話,都寫進書裏吧。語言出自口舌,總是輕浮,唯有文字立於紙上,才是有質感的,才是與你相襯的。
親愛的蕭紅。
願你,來生安好。
忘記在哪裏看過這樣一段話:“世事無常,人無常,愛無常。花辭樹,以葉為美。葉落盡,以枝為姿。枝若朽,以根為雕。感情若如四季,我願如良木。”良木,這終究也隻能是個依稀的願望。身在歲月中,曆經傷、離、痛和絕望,豈是輕易能夠處之泰然的。
近日重讀餘華的《活著》。
餘華說:
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曆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寫作過程讓我明白,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如今來看,餘華的這部小說仿佛亦可當作蕭紅一生的注解。關於你,已經說過的話,一如你所曆之世事,終將變成塵埃,終會不複存在。還沒有說的話,都寫進書裏吧。語言出自口舌,總是輕浮,唯有文字立於紙上,才是有質感的,才是與你相襯的。
親愛的蕭紅。
願你,來生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