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第十八天為何而活2(1 / 1)

"蘇格拉底不就是這樣的人嗎?可最後他被雅典的人處死了。他不是照樣被傷害了嗎?"

"那是因為你還不能意識到他死的意義。他的死跟他的生一樣充滿意義。如其說是人們強迫他死的,不如說是他自己選擇死的。因為按照當時的況,他也可以選擇不死。但是他以他的智慧和勇氣,平靜地麵對了死亡,也因此成就了他的不朽。是的,他以他的死成就了他的生。他就是為真理而活的人,他也為真理而死。但正因為他為真理而死,所以他才能做到死而不亡,他的思想千百年來才能一直流傳著,從雅典到整個西方,又從西方來到東方。"

"如此說來,蘇格拉底也沒有為自己而活,他在為真理而活!"

"因為他覺得他就是真理。所以為真理而活,也就是為自己而活,並終身都活在自己喜悅的事裏。他是一個真正徹底的人,一生都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了,除了真理,再沒有別的。"

"為自己而活,不是很自私嗎?"

"一個不為自己而活的人,也將不能為別人而活。自己尚且沒有活好,自己尚且沒能享受到生命的喜悅,他又如何將喜悅傳遞給他人呢!"

"我還是覺得他是個可憐的人,除了真理,竟然再沒有其他的愛好!"

"那是你停留在俗世的觀念裏,你不知,宇宙間再沒有比真理更高、更普遍的存在,它遍布從前、現在和未來,它充盈著無邊無際的宇宙中的每一個角落,試問還有什麼比麵對它更廣大的、更深入的麵對呢?西方人認為的‘真理’就是東方人常常提到的‘道’,老子亦是窮其一生都在參悟這個‘道’。也可以說,自古以來,所有偉大的聖人都在思考這個問題。"

"可是蘇格拉底為什麼思考了一生,最後卻說他隻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他還有一句名——認識你自己。認識自己越多,便越會知道自己無知。這就是真理。"

"那麼我們又何必要用一生的時間隻是為了麵對自己,反正最終也是無知,不如一開始就無知好了!"

"真正的無知和知道自己無知是不一樣的。活著的意義,在於在這兩者之間,有一段很大的距離。它們就像一條河流的兩側。你可以一直待在此岸,不去彼岸。那麼你將也無法享受到在水中暢遊的快感,更無法看到彼岸的風景。享受生命的過程,正是在於認識自己的過程。一個不認識自己的人,是永遠無法享受到真正的喜悅的,他的人生不過是被一大堆痛苦和煩惱所奴役。"[本章結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