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八 漢紀五十(公元181年—187年,共7年)(1 / 3)

“又,阿諛諂媚之臣,又好貢獻他們的私財,陛下接受他們的諂媚,姑息他們的行為,他們也因此加官晉爵。按照之前的製度,選舉官員,是由三府負責,尚書隻是負責接受他們選出的人員名單,呈給皇帝批準而已。經過考試,給他們任職,責成他們取得政績,如果考核不合格,再由尚書負責舉報彈劾,請下廷尉複查虛實,加以懲辦治罪。於是三公每有所選,都要承擔責任,參議掾屬,谘問其道德品質,度量其器度才能。就算是這樣嚴格的程序,還是有一些官員不能勝任,荒穢無能。如今不經三公,全部交給尚書,或者連尚書也不經過,由陛下直接下詔任命。如此,三公對官員選舉不負推薦責任,尚書也沒有連帶之責,大家都沒有責任,得人無賞,失察無罰,誰還去空忙一場呢?”

奏書遞上去,皇帝不予理睬。

11 何皇後嫉妒心非常重,後宮王美人生下皇子劉協。皇後毒殺王美人。皇帝大怒,要廢黜皇後。宦官們竭力求情,才使皇帝打消此意。

12 大長秋、華容侯曹節去世,中常侍趙忠代領大長秋。

光和五年(壬戌,公元182年)

1 春,正月十四日,赦天下。

2 皇帝下詔,讓公卿根據輿論傳言,舉報危害百姓的刺史、二千石級別官員。太尉許戫、司空張濟察看宦官們的臉色風向,又收取賄賂,對宦官子弟、賓客中貪汙穢濁、為非作歹的,都不敢問,反而糾舉了邊遠小郡的清官好官二十六人。官吏人民到宮門前投訴,司徒陳耽上言說:“公卿所糾舉的,都是在掩護他們自己的私黨,這是典型的放過鴟梟、囚禁鳳凰的行為!”

皇帝用這話去責讓許戫、張濟,於是二十六位征召回京的被罷官員,又全部拜為議郎。

3 二月,發生大瘟疫。

4 三月,司空陳耽被免職。

5 夏,四月,旱災。

6 任命太常袁隗為司徒。

7 五月初五,永樂宮署發生火災。

8 秋,太微星座旁出現孛星。

9 板楯蠻夷寇亂巴郡,連年征討,不能平定。皇帝想要發動大軍,詢問益州計吏(前來呈報計簿的地方官)、漢中人程包的意見。程包說:“板楯七個姓氏,自從秦朝時為政府建立功勳,免除他們的租稅。其人勇猛善戰。安帝時期,羌人進入漢川,郡縣被破壞,幸得板楯援救,羌人死亡殆盡,稱板楯為神兵,相互告誡,不要再向南行。到了桓帝建和二年,羌人又大舉而入,仍然是靠板楯人,將他們連戰連破。之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武陵,還是靠板楯人的力量。近年益州郡叛亂,太守李顒也是靠板楯討而平之。板楯忠功如此,本無惡心。但是,地方長吏鄉亭,對他們橫征暴斂,賦稅越來越重,更有役使拷打,比對奴隸和罪犯還要殘忍,以至於讓板楯人嫁妻賣子,或者割頸自殺。就算是到官府鳴冤,州牧郡守都不予理睬。宮廷遙遠,也無法到京師上訪,含冤呼天,無處訴說。所以各部落相聚叛變,並不是有主謀要僭越尊號以圖不軌。如今,隻要是能選任正直而有能力的人當州牧、郡守,自然就安定下來,根本不需要征伐。”

“又,阿諛諂媚之臣,又好貢獻他們的私財,陛下接受他們的諂媚,姑息他們的行為,他們也因此加官晉爵。按照之前的製度,選舉官員,是由三府負責,尚書隻是負責接受他們選出的人員名單,呈給皇帝批準而已。經過考試,給他們任職,責成他們取得政績,如果考核不合格,再由尚書負責舉報彈劾,請下廷尉複查虛實,加以懲辦治罪。於是三公每有所選,都要承擔責任,參議掾屬,谘問其道德品質,度量其器度才能。就算是這樣嚴格的程序,還是有一些官員不能勝任,荒穢無能。如今不經三公,全部交給尚書,或者連尚書也不經過,由陛下直接下詔任命。如此,三公對官員選舉不負推薦責任,尚書也沒有連帶之責,大家都沒有責任,得人無賞,失察無罰,誰還去空忙一場呢?”

奏書遞上去,皇帝不予理睬。

11 何皇後嫉妒心非常重,後宮王美人生下皇子劉協。皇後毒殺王美人。皇帝大怒,要廢黜皇後。宦官們竭力求情,才使皇帝打消此意。

12 大長秋、華容侯曹節去世,中常侍趙忠代領大長秋。

光和五年(壬戌,公元182年)

1 春,正月十四日,赦天下。

2 皇帝下詔,讓公卿根據輿論傳言,舉報危害百姓的刺史、二千石級別官員。太尉許戫、司空張濟察看宦官們的臉色風向,又收取賄賂,對宦官子弟、賓客中貪汙穢濁、為非作歹的,都不敢問,反而糾舉了邊遠小郡的清官好官二十六人。官吏人民到宮門前投訴,司徒陳耽上言說:“公卿所糾舉的,都是在掩護他們自己的私黨,這是典型的放過鴟梟、囚禁鳳凰的行為!”

皇帝用這話去責讓許戫、張濟,於是二十六位征召回京的被罷官員,又全部拜為議郎。

3 二月,發生大瘟疫。

4 三月,司空陳耽被免職。

5 夏,四月,旱災。

6 任命太常袁隗為司徒。

7 五月初五,永樂宮署發生火災。

8 秋,太微星座旁出現孛星。

9 板楯蠻夷寇亂巴郡,連年征討,不能平定。皇帝想要發動大軍,詢問益州計吏(前來呈報計簿的地方官)、漢中人程包的意見。程包說:“板楯七個姓氏,自從秦朝時為政府建立功勳,免除他們的租稅。其人勇猛善戰。安帝時期,羌人進入漢川,郡縣被破壞,幸得板楯援救,羌人死亡殆盡,稱板楯為神兵,相互告誡,不要再向南行。到了桓帝建和二年,羌人又大舉而入,仍然是靠板楯人,將他們連戰連破。之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武陵,還是靠板楯人的力量。近年益州郡叛亂,太守李顒也是靠板楯討而平之。板楯忠功如此,本無惡心。但是,地方長吏鄉亭,對他們橫征暴斂,賦稅越來越重,更有役使拷打,比對奴隸和罪犯還要殘忍,以至於讓板楯人嫁妻賣子,或者割頸自殺。就算是到官府鳴冤,州牧郡守都不予理睬。宮廷遙遠,也無法到京師上訪,含冤呼天,無處訴說。所以各部落相聚叛變,並不是有主謀要僭越尊號以圖不軌。如今,隻要是能選任正直而有能力的人當州牧、郡守,自然就安定下來,根本不需要征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