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軍閥混戰,當時最有能力成就大業者有袁紹、公孫瓚、袁術、曹操、陶謙、劉表、劉璋、孫堅等少數人等,因為這些人有名聲,有地盤,有軍隊,有錢財,有糧食,總之,他們有底子,又遇上了好時候,成就大業是正常的,成就不了反而不太正常。
但群雄互毆的結果是曹氏家族占了北方,孫氏家族占了東南,另有一個一直不起眼的破落戶鼎足西南,三分天下。
這個破落戶就是劉備。
劉備無疑是漢末群雄中的一匹黑馬,因為他和上述的所有諸侯都不同,他既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更不是朝廷重臣。他沒有地盤,沒有軍隊,沒有錢財糧食,除了一個不知道是真是假的漢室宗親身份,他幾乎一無所有。
曹、劉、孫三家,曹操是官宦子弟,孫權上承父兄基業,隻有劉備白手起家,從一個年幼喪父的孤兒開始拚搏,周旋於天下眾大佬之間,竟然成就大業了!
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後世很多人都喜歡劉備,不是因為他正統而喜歡,也不是因為他仁義而喜歡,單單就是因為他的身份而喜歡。
劉備的身份,如果放在現在,套用一個流行詞,那就是“屌絲”。
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屌絲。
屌絲最終逆襲了,一個混跡市井之間的大流氓,一個躲避城管打擊的小攤販,他竟然成了皇帝!
所以我們喜歡他,逆襲成功的人往往最辛苦,最心酸,可也最英雄,最讓人感動!
但他憑的是什麼?
智慧、膽略、胸襟、德行、運氣以及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性格!
這些因素加在一起,成就了一個蜀漢昭烈大帝!
他很有名,幾乎家喻戶曉,但曆史上的劉備,與《三國演義》裏的劉備一樣嗎?
他的真實經曆,你又了解多少?
筆者將揭開曆史的層層迷霧,從諸多前人遺留下來的痕跡,去追溯一個市井流氓逆襲開國帝王的故事。
第一節追根溯祖
在中國數千年的浩瀚歲月裏,曆史典故非常多,這些典故不但妙趣橫生,而且涉及麵極廣,風花雪月、鳥獸蟲魚,無不囊括在內,這其中自然也有與樹相關的故事。
有一個故事發生在河南,故事的主人公是位姓劉的漢朝皇帝。
公元前110年,這位皇帝到嵩山旅遊解悶,爬了一段山,看見一棵柏樹枝繁葉茂、高聳入天,不由得嘖嘖歎道:“朕也算是見過世麵的人,但是卻沒有見過這麼大的柏樹!霸氣外露,實乃樹中之將!朕就封你為‘大將軍’吧!”跟隨的群臣頓時跟著感慨一番,心中無不對那柏樹羨慕嫉妒恨。
皇帝封完“大將軍”柏樹後,極富成就感地繼續前行,可沒走多遠就又看見一棵柏樹,而且這棵柏樹比他剛剛封的“大將軍”柏更大更高!皇帝老臉一紅,頗有些尷尬,心中暗道:“這棵樹居然長得更狠,比大將軍還大,這可怎麼封呢?我貴為天子,金口玉言,總不能改口吧?”
思索片刻後,皇帝硬著頭皮道:“朕封此樹為‘二將軍’!”隨行的群臣見皇帝出糗,心中暗爽,但是都不說出來,其中有一個比較二的官員卻不知道察言觀色,實誠地說:“皇上,這一棵柏樹比前一棵柏樹大的多啊,你這麼封有失公允。”皇帝本來就鬱悶,一聽這話,登時惱羞成怒,大罵道:“什麼大小,先入者為主,誰先誰就大!”嚇的那二貨連聲說:“是,是!”再也不敢再吭聲了。
封完“二將軍”,皇帝悶悶不樂地又往前走,結果剛走沒幾步,一抬頭,隻見一棵比“二將軍”更高更大的柏樹聳立在路上,皇帝腿一軟,嘴唇哆嗦了半天才道:“我去,玩我啊!”最終,皇帝以各種複雜的心情,將這株最大的柏樹封為“三將軍”,然後怏怏而回。
三棵大柏樹,心情各異。“大將軍”最小而封的最大,心中羞愧,便低頭彎腰不敢看人,結果成了現在的彎腰樹。“二將軍”自覺不論正封還是錯封,自己都是**,但被封為“三將軍”的那棵老柏就太虧了,因此幸災樂禍,心中暗爽,一直憋著笑,由於笑得太厲害,結果把肚皮笑破了,成了現在的空心樹。“三將軍”最大但封號最小,氣急敗壞,怒發衝冠,窩了一肚子火,結果把自己給焚了。
現在,如果遊客們再去河南嵩山嵩陽書院,便會看見一棵巨大無比的彎腰樹,一棵更加高大的空心樹,但最大的那一棵“三將軍”柏卻是看不見了,它確實是被焚了,隻不過不是自焚,而是在明末被人給焚了。
後世有遊人留詩嘲諷此事:“大封小來小封大,先入為主成笑話。三將軍惱怒自焚死,二將軍不服肚氣炸,大將軍羞愧低下頭,金口玉言誰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