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散步·散步文學(1 / 2)

文學散步的本義是踏查文學作品所描述的地方,進行實證性研究。“散步”所得,若付諸文字,可以是高深的論文,如前田愛的《城市空間中的文學》,這麼樣寫道:服部撫鬆從寺門靜軒的《江戶繁昌記》學來了繁昌記體裁,所著“《東京新繁昌記》向我們展示的世界無疑是在物的水平上接受西歐文明、不厭卑屈跪拜的開化東京的辛辣諷刺畫,另一方麵從那裏抽出的,毫無疑問,是近代城市構造的原型”。當然更可以是輕妙的紀行之作(遊記),此類圖書就多如牛毛了。

文學散步是研究手法,也是欣賞方式。埋頭於書本空間,仿佛遊離了周圍的現實,所以閱讀是孤獨的。從書裏走向書外,以身讀書,閱讀被延伸,深化欣賞。近二三十年來,文學散步被用作業餘或終生教育的內容,從個人娛樂變成集體活動。時而在街上遇見老男女成群,休閑裝束,肅然聽一人指點講說,那就是在文學地散步。除了作品,與作家有緣或相關的遺跡也在散步之內。日本多文學館,到處有文學碑、作家墓,畫一條文學的散步路線很容易。或者探訪,更有刺激性。

文學能拿來散步,首先因為那文學具有散步性,即散步文學。最典型的是永井荷風的《東京散策》。芥川龍之介說:人生還不如一行波德萊爾。這位19世紀法國大詩人在巴黎夜街頭彷徨,將不安與恍惚寫成詩。荷風學他“散步”,在日本第一個把散步作為思考的對象。他寫道:“洋傘當拐杖,趿拉著日和木屐行走市裏時,我總是把便於攜帶的嘉永版江戶區域圖揣在懷中。這並不是討厭今時出版的石板印刷的東京地圖,特別愛慕過去的木版繪圖。而是因為趿拉著日和木屐沿著現代街道走下去,邊走邊核查過去的地圖,自然不費力,眼前就可以比較對照江戶之過去與東京之今天。”這樣的散步其實應該叫逛街,再往遠處去就是旅行了,所謂散步,一半是比喻。荷風的散步不是“詠涼天”,而是從東京的新顏尋找江戶的舊貌,進行文明批評,寫下了《日和木屐》《墨東綺譚》等。他本人是散步文學的主人公。現而今散步東京,想帶些文學色彩,發思古之幽情,就得讀荷風的作品,跟他走。

年輕人的勝地澀穀百餘年前是東京的西郊,國木田獨步在那邊散步,著有《武藏野》。司馬遼太郎的《街道行》連載二十五年,死而後已,結集四十餘冊。集名或用紀行,或用散步,遊走日本及世界,滔滔陳述了司馬史觀,可謂之散步曆史。江戶時代有個叫鈴木牧之的,卒於1842年,是越後(今屬新潟縣)的布匹商,到江戶販布,震驚於城裏人不曉得越後多雪,奮然援筆,從雪花結晶到雪國的人情風俗詳加著錄,於是有《北越雪譜》傳世。川端康成參考它,寫出了“穿過國境的長隧洞就是雪國了”。

文學散步的本義是踏查文學作品所描述的地方,進行實證性研究。“散步”所得,若付諸文字,可以是高深的論文,如前田愛的《城市空間中的文學》,這麼樣寫道:服部撫鬆從寺門靜軒的《江戶繁昌記》學來了繁昌記體裁,所著“《東京新繁昌記》向我們展示的世界無疑是在物的水平上接受西歐文明、不厭卑屈跪拜的開化東京的辛辣諷刺畫,另一方麵從那裏抽出的,毫無疑問,是近代城市構造的原型”。當然更可以是輕妙的紀行之作(遊記),此類圖書就多如牛毛了。

文學散步是研究手法,也是欣賞方式。埋頭於書本空間,仿佛遊離了周圍的現實,所以閱讀是孤獨的。從書裏走向書外,以身讀書,閱讀被延伸,深化欣賞。近二三十年來,文學散步被用作業餘或終生教育的內容,從個人娛樂變成集體活動。時而在街上遇見老男女成群,休閑裝束,肅然聽一人指點講說,那就是在文學地散步。除了作品,與作家有緣或相關的遺跡也在散步之內。日本多文學館,到處有文學碑、作家墓,畫一條文學的散步路線很容易。或者探訪,更有刺激性。

文學能拿來散步,首先因為那文學具有散步性,即散步文學。最典型的是永井荷風的《東京散策》。芥川龍之介說:人生還不如一行波德萊爾。這位19世紀法國大詩人在巴黎夜街頭彷徨,將不安與恍惚寫成詩。荷風學他“散步”,在日本第一個把散步作為思考的對象。他寫道:“洋傘當拐杖,趿拉著日和木屐行走市裏時,我總是把便於攜帶的嘉永版江戶區域圖揣在懷中。這並不是討厭今時出版的石板印刷的東京地圖,特別愛慕過去的木版繪圖。而是因為趿拉著日和木屐沿著現代街道走下去,邊走邊核查過去的地圖,自然不費力,眼前就可以比較對照江戶之過去與東京之今天。”這樣的散步其實應該叫逛街,再往遠處去就是旅行了,所謂散步,一半是比喻。荷風的散步不是“詠涼天”,而是從東京的新顏尋找江戶的舊貌,進行文明批評,寫下了《日和木屐》《墨東綺譚》等。他本人是散步文學的主人公。現而今散步東京,想帶些文學色彩,發思古之幽情,就得讀荷風的作品,跟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