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得不無奈地麵對——“朝去暮複離”。

長久,往往是一種奢望。

|淩亂楊花撲繡簾|

楊花飛時,春光正灩,正是良辰美景奈何天。女兒家的春心也往往萌動。

孟浩然有《賦得盈盈樓上女》一詩,寫楊花飛散的春日裏,閨中女子想念遠征的夫君:

夫婿久離別,青樓空望歸。妝成卷簾坐,愁思懶縫衣。

燕子家家入,楊花處處飛。空床難獨守,誰為報金徽。

孟浩然這首詩有六朝詩風味,寫得不是太溫婉,我們再來看晚唐詩人張泌的《春晚謠》:

雨微微,煙霏霏,小庭半拆紅薔薇。鈿箏斜倚畫屏曲,零落幾行金雁飛。

蕭關夢斷無尋處,萬疊春波起南浦。淩亂楊花撲繡簾,晚窗時有流鶯語。

張泌這首《春晚謠》是典型的“花間詞”風格:鏤金錯彩,有聲有色(有點張藝謀“黃金甲”之類的大片風格)。我們看“紅薔薇”“畫屏”“金雁”,無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刺激,而“鈿箏”“流鶯語”則是“背景音樂”。《花間集》中,大多如此。

林黛玉的《葬花吟》中寫道:“遊絲軟係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似借鑒了“淩亂楊花撲繡簾”一句。

南唐的詞風,繼承了《花間集》的特點,我們看馮延巳的《菩薩蠻》:

(上闋略)羅幃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圓,寶箏悲斷弦。

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紅燭淚闌幹,翠屏煙浪寒。(下闋略)

相比之下,馮延巳這首詞摹寫女兒家的心態,更為細膩生動,“溶溶春水楊花夢”一句也堪稱妙語,情懷如溶溶春水,佳期卻如楊花春夢一樣飄飛難定,怎能不教她淚流闌幹?

以上兩首詞,都出於男人的手筆,是男人擬女子的心態而寫。真實的女子情懷是不是也是如此呢?朱淑真的這首《即景》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暮春之際,閨中的女兒們,心緒往往也像柳絮一樣紛亂,尤其是懷人不可見,離人不可歸的時候,正所謂“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

|隨風命似佳人薄|

自古美女多愁,佳人薄命。舊時女子的命運往往是無法自己把握的。文天祥有詩:“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這是中原板蕩、天下大亂時人人都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感受,而身為女子,什麼時候都是“百年苦樂由他人”,一點安全感也沒有。

不少詩人也把楊花和薄命佳人聯係在一起。如宋人陳策這首《滿江紅·楊花》就寫得非常好:

倦繡人間,恨春去、淺顰輕掠。章台路,雪粘飛燕,帶芹穿幕。

委地身如遊子倦,隨風命似佳人薄。歡此花、飛後更無花,情懷惡。(下闋略)

其中的“委地身如遊子倦,隨風命似佳人薄”,楊花在此一物兩喻,既喻遊子,又比佳人。凝聚其中的全是女兒家的愁思。

她不得不無奈地麵對——“朝去暮複離”。

長久,往往是一種奢望。

|淩亂楊花撲繡簾|

楊花飛時,春光正灩,正是良辰美景奈何天。女兒家的春心也往往萌動。

孟浩然有《賦得盈盈樓上女》一詩,寫楊花飛散的春日裏,閨中女子想念遠征的夫君:

夫婿久離別,青樓空望歸。妝成卷簾坐,愁思懶縫衣。

燕子家家入,楊花處處飛。空床難獨守,誰為報金徽。

孟浩然這首詩有六朝詩風味,寫得不是太溫婉,我們再來看晚唐詩人張泌的《春晚謠》:

雨微微,煙霏霏,小庭半拆紅薔薇。鈿箏斜倚畫屏曲,零落幾行金雁飛。

蕭關夢斷無尋處,萬疊春波起南浦。淩亂楊花撲繡簾,晚窗時有流鶯語。

張泌這首《春晚謠》是典型的“花間詞”風格:鏤金錯彩,有聲有色(有點張藝謀“黃金甲”之類的大片風格)。我們看“紅薔薇”“畫屏”“金雁”,無不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刺激,而“鈿箏”“流鶯語”則是“背景音樂”。《花間集》中,大多如此。

林黛玉的《葬花吟》中寫道:“遊絲軟係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似借鑒了“淩亂楊花撲繡簾”一句。

南唐的詞風,繼承了《花間集》的特點,我們看馮延巳的《菩薩蠻》:

(上闋略)羅幃中夜起,霜月清如水。玉露不成圓,寶箏悲斷弦。

嬌鬟堆枕釵橫鳳,溶溶春水楊花夢。紅燭淚闌幹,翠屏煙浪寒。(下闋略)

相比之下,馮延巳這首詞摹寫女兒家的心態,更為細膩生動,“溶溶春水楊花夢”一句也堪稱妙語,情懷如溶溶春水,佳期卻如楊花春夢一樣飄飛難定,怎能不教她淚流闌幹?

以上兩首詞,都出於男人的手筆,是男人擬女子的心態而寫。真實的女子情懷是不是也是如此呢?朱淑真的這首《即景》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

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暮春之際,閨中的女兒們,心緒往往也像柳絮一樣紛亂,尤其是懷人不可見,離人不可歸的時候,正所謂“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

|隨風命似佳人薄|

自古美女多愁,佳人薄命。舊時女子的命運往往是無法自己把握的。文天祥有詩:“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這是中原板蕩、天下大亂時人人都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感受,而身為女子,什麼時候都是“百年苦樂由他人”,一點安全感也沒有。

不少詩人也把楊花和薄命佳人聯係在一起。如宋人陳策這首《滿江紅·楊花》就寫得非常好:

倦繡人間,恨春去、淺顰輕掠。章台路,雪粘飛燕,帶芹穿幕。

委地身如遊子倦,隨風命似佳人薄。歡此花、飛後更無花,情懷惡。(下闋略)

其中的“委地身如遊子倦,隨風命似佳人薄”,楊花在此一物兩喻,既喻遊子,又比佳人。凝聚其中的全是女兒家的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