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角鬥士”喬布斯:我的人生狠字當頭
喬布斯的聲音尖細、微弱,甚至空洞得有些奇怪。事實上,喬布斯不算特別高,大約1.78米,比人們想象中的矮。但是,他就是有辦法讓人迷醉。有一次,蓋茨專門拿喬布斯的演講錄像作分析,結論是“這家夥太可怕了,簡直是個銷售天才”。
喬布斯身上有很多標簽,他是《財富》眼中“美國最粗暴的老板”,吉姆?科林斯稱他為“商界貝多芬”,矽穀稱他為“電腦業的首席創新總監”,《經濟學人》則將喬布斯比做偉大的皇帝拿破侖……
喬布斯身上也有不少中國標簽,他是王誌東眼中的大俠——類似於《俠客行》裏的石破天;他是田溯寧眼中的夢想戰士——不遜於雷鋒、楊振寧、陳景潤的英雄;他是李開複眼中的創新教父——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他是馬雲眼中的趨勢大師——熱情、主見和雄辯;他是潘石屹眼中的冒險商人——敏銳、狂熱以及堅韌。
但是,這些都不是本書想要終極尋找的!
穿越眾多圍繞在喬布斯身邊的標簽、關鍵詞、讚美和謾罵,我更願意用另一個全新的詞彙——角鬥士。“角鬥士”是被李普曼所大力推崇的一種領導風格,這種領導者擁有強大的信仰和價值觀,令人為之奮鬥不止,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成功,光有雄心和豪情遠遠不夠,一定要有切實可行的戰術和手段來實現它。事實上,大多數CEO都有這種“角鬥士”氣質,而喬布斯則是山之巔峰。
喬布斯的“角鬥士”風格有幾個關鍵所在:
我的人生“狠”字當頭。
喬布斯的“狠”不是“小狠”——強權、刻薄、蠻橫、震懾,盡管這些都是喬布斯的領導風格——而是“大狠”,一種改變世界的決心、使命和強大的驅動力。你可以從喬布斯諸多人生的關鍵時刻中,發現這種“狠字當頭”的東西。這種“狠”已經變成一種信仰和價值觀,甚至融入蘋果公司的空氣,變成一種奇妙的地心引力。比如,即便是一款小小的音樂播放器iPod,在喬布斯眼裏,也是“以微小方式改變世界”的工具。
從行為科學上講,動機是所有力量之源——動機產生需求,需求引發願望,願望驅動行為。什麼是喬布斯的“狠”之動機?這種動機一定跟喬布斯獨特的童年有關,據喬布斯在霍姆斯特德中學讀書時的好友費爾南德斯回憶,高中時的喬布斯,一定已經知道自己是被收養的,喬布斯的妹妹貝蒂皮膚較黑,看起來很有墨西哥人的味道,兄妹間外表的差異很大。像喬布斯這樣聰明的小孩,心中肯定已經有了疑問。這種莫名的不安感,刺激他追求生命的真諦。在這個追尋過程中,他做過惡作劇高手,他做過黑客,他是一名素食主義者,他是禪修愛好者,他是設計大師……我更願意把這種天人交戰的“不安”,視作喬布斯個人強大能量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