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血脈營衛周流不息,在天上應於星宿的運轉,在地上應於河水的流動。如果寒邪侵入經脈血絡中,就會使血液的運行滯澀遲緩,血行遲滯,衛氣就會壅積,氣血不能往複周流而鬱結在某處,就會形成癰腫。寒氣鬱久而化熱,熱邪亢盛,則使肌肉潰爛化膿,膿液不能排出,就會使筋膜潰爛,並損傷骨骼,骨髓也因此消損。如癰腫不在骨節的空隙,熱毒就不能向外排泄,而耗損血液直至枯竭,使筋骨肌肉得不到滋養,經脈破潰腐化,於是熱毒深入中傷五髒。五髒受到損傷,人就會死亡。
【原文】
黃帝曰:願盡聞癰疽之形,與忌日名。
岐伯曰: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則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
【譯文】
黃帝說:我想詳細地了解一下癰疽的形狀、死生期限和名稱。
岐伯說:癰疽發生在咽喉處的叫猛疽。此病如果不盡早治療就會化膿,如果不將膿液排出,就會堵塞咽喉,半天時間就會死亡。如果已經化膿,就要先刺破排出膿液,再口含涼的豬油,這樣三天就能痊愈。
【原文】
發於頸,名曰夭疽。其癰大以赤黑,不急治,則熱氣下入淵腋,前傷任脈,內熏肝肺,熏肝肺十餘日而死矣。
陽留大發,消腦留項,名曰腦爍,其色不樂,項痛而如刺以針,煩心者,死不可治。
【譯文】
癰疽發生在頸部的,叫做夭疽。這種癰,發病部位較大,呈赤黑色,如果不及時治療,熱毒就會向下擴延,侵入腋下的淵腋穴,向前麵可損傷任脈,向內可熏炙肝肺,損傷肝肺,十幾天就會死亡。
邪熱亢盛,停留在頸部,如果向上侵犯而消爍腦髓,就叫腦爍,其症狀是神情抑鬱,悶悶不樂,頸部宛如針刺一般劇烈疼痛,如果熱毒內侵而有內心焦躁的反應,就是死證,不能治愈。
【原文】
發於肩及臑,名曰疵癰。其狀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髒,癰發四五日逞焫之。
發於腋下,赤堅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細而長,疏砭之,塗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癰堅而不潰者,為馬刀挾纓,急治之。
【譯文】
癰疽發生在肩臂部位的,叫疵癰,症狀是局部呈赤黑色,應及時治療。人患上這種病後會渾身出汗,直到足部,因為致病的毒氣浮淺在體表,不能深陷,五髒不會受到損傷,所以即便發病已四五天,但隻要迅速用艾灸治療,也能很快痊愈。
發生在腋下的癰疽,局部堅硬而顏色深紅的,叫米疽。此病應該用細長的石針稀疏地砭刺患處,然後塗抹豬油膏,不需包紮,大概六天的時間就能痊愈。假如癰腫堅硬而沒有潰爛,就是馬刀挾癭類的疾病,應當迅速采取適宜的方法治療。
【原文】
發於胸,名曰井疽。其狀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人體的血脈營衛周流不息,在天上應於星宿的運轉,在地上應於河水的流動。如果寒邪侵入經脈血絡中,就會使血液的運行滯澀遲緩,血行遲滯,衛氣就會壅積,氣血不能往複周流而鬱結在某處,就會形成癰腫。寒氣鬱久而化熱,熱邪亢盛,則使肌肉潰爛化膿,膿液不能排出,就會使筋膜潰爛,並損傷骨骼,骨髓也因此消損。如癰腫不在骨節的空隙,熱毒就不能向外排泄,而耗損血液直至枯竭,使筋骨肌肉得不到滋養,經脈破潰腐化,於是熱毒深入中傷五髒。五髒受到損傷,人就會死亡。
【原文】
黃帝曰:願盡聞癰疽之形,與忌日名。
岐伯曰:癰發於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為膿,膿不瀉,塞咽,半日死;其化為膿者,瀉則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
【譯文】
黃帝說:我想詳細地了解一下癰疽的形狀、死生期限和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