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杜四先開了口:“許小兄可曾聽說過幹將莫邪的故事嗎?”
許漠洋稍稍呆了一下,他雖是自小生於塞外,卻是漢族血統,對中原文化頗多研讀,自然知道幹將莫邪為楚王煉劍的故事,隻是對這個時刻杜四提起此事卻有些不解。但知道對方是武林前輩,言語間必是大有深意,當下恭謹稱是。
杜四點點頭:“幹將莫邪夫婦為楚王作劍,三年方成,劍分雌雄。幹將知楚王必不放自己回山再鑄良劍,赴宮前已知必死,好在莫邪已有身孕,於是幹將隻獻一劍於楚王,留言莫邪囑其子報仇……”杜四厚實的聲音在空曠的沙漠中就像是從洪荒深處傳來,緩緩講述著千年前的一段舊事。
雖然許漠洋與楊霜兒都知道這段千古傳奇式的典故,但麵對著一望無涯的曠漠荒原,此時此景下重新聽來,不由心血澎湃,別有一番感悟。
楊霜兒忍不住接著道:“楚王後來果然殺了幹將,但莫邪之子名為赤,長大後想行刺楚王卻苦於沒有機會,後來有個人說可以幫他報仇,但卻需要他的頭,於是赤就毫不猶豫地拔劍自刎了。那個人果然獻頭於楚王,獲得了楚王的信任,然後讓楚王以湯鑊煮赤之頭,稱其不備割下了楚王的腦袋,自己也自刎了……”
杜四再道:“而且三人的首級都掉在鍋中,全煮得稀爛,再不可辨。楚臣隻好分以葬之。血仇終於得報,但那份以死赴義的豪情壯烈卻傳誦世間,後人聞之無不扼腕歎息……”
許漠洋心有所思,忍不住長歎了一聲。他不虞讓別人看出自己空負報仇之誌,悵然道:“幹將莫邪千古神器,誰料想其間卻有如此血淚之篇!”
楊霜兒想得卻是另外的事:“是啊,幹將一死,其子也以身赴難,那鑄劍之術隻怕也失傳了。”
杜四大笑:“小侄女錯了,赤雖為父報仇自刎,卻尚留有一子,交與莫邪撫養成人。莫邪眼見丈夫兒子皆因製劍而遭橫禍,不想再傳鑄劍之術於後人,改傳鑄甲之術。卻不料赤還留下了一本鑄劍之書,其後人便兵甲共鑄,那就是我兵甲派的開山祖師雲歧子!”
許漠洋與楊霜兒恍然大悟,原來杜四是借此對二人講說兵甲派的由來,兵甲傳人日夜浸淫兵甲之中,對兵器的熟悉遠非他人所能比擬。怪不得齊追城的炙雷劍雖是奇門兵刃,一旦碰上了杜四這樣的兵器祖師,短短一瞬間便分解成了一堆碎片。
楊霜兒垂頭思索,低聲道:“我曾聽父親談及過兵甲派。他說這是江北流馬河邊一個相當神秘的門派,每代隻有兩個傳人,一人煉兵一人鑄甲,每個門人一生最多隻煉三件神器,但所鑄之物無不為名動一時的神兵寶甲。”
杜四仰天長歎:“其實也不盡然,真正的神兵寶甲一生若能鑄成一件便已是本派門徒最大的自豪了。何況若是無有戰事,甲胄全然無用,是以兵甲派亦終分為兩派,一派全意鑄兵一派盡力鑄甲,數代來紛爭不下,弄得本門式微。我當初也就為了一塊昆侖千年神鐵與師弟鬥千金爭一時意氣,這才遠赴塞外,尋找煉甲之神器。唉,良匠易得,神品難求,想我兵甲派已有近十代未能煉成一件真正的神兵了……”他的聲音越來越低,想是為了師門沒落而黯然神傷。
倒是杜四先開了口:“許小兄可曾聽說過幹將莫邪的故事嗎?”
許漠洋稍稍呆了一下,他雖是自小生於塞外,卻是漢族血統,對中原文化頗多研讀,自然知道幹將莫邪為楚王煉劍的故事,隻是對這個時刻杜四提起此事卻有些不解。但知道對方是武林前輩,言語間必是大有深意,當下恭謹稱是。
杜四點點頭:“幹將莫邪夫婦為楚王作劍,三年方成,劍分雌雄。幹將知楚王必不放自己回山再鑄良劍,赴宮前已知必死,好在莫邪已有身孕,於是幹將隻獻一劍於楚王,留言莫邪囑其子報仇……”杜四厚實的聲音在空曠的沙漠中就像是從洪荒深處傳來,緩緩講述著千年前的一段舊事。
雖然許漠洋與楊霜兒都知道這段千古傳奇式的典故,但麵對著一望無涯的曠漠荒原,此時此景下重新聽來,不由心血澎湃,別有一番感悟。
楊霜兒忍不住接著道:“楚王後來果然殺了幹將,但莫邪之子名為赤,長大後想行刺楚王卻苦於沒有機會,後來有個人說可以幫他報仇,但卻需要他的頭,於是赤就毫不猶豫地拔劍自刎了。那個人果然獻頭於楚王,獲得了楚王的信任,然後讓楚王以湯鑊煮赤之頭,稱其不備割下了楚王的腦袋,自己也自刎了……”
杜四再道:“而且三人的首級都掉在鍋中,全煮得稀爛,再不可辨。楚臣隻好分以葬之。血仇終於得報,但那份以死赴義的豪情壯烈卻傳誦世間,後人聞之無不扼腕歎息……”
許漠洋心有所思,忍不住長歎了一聲。他不虞讓別人看出自己空負報仇之誌,悵然道:“幹將莫邪千古神器,誰料想其間卻有如此血淚之篇!”
楊霜兒想得卻是另外的事:“是啊,幹將一死,其子也以身赴難,那鑄劍之術隻怕也失傳了。”
杜四大笑:“小侄女錯了,赤雖為父報仇自刎,卻尚留有一子,交與莫邪撫養成人。莫邪眼見丈夫兒子皆因製劍而遭橫禍,不想再傳鑄劍之術於後人,改傳鑄甲之術。卻不料赤還留下了一本鑄劍之書,其後人便兵甲共鑄,那就是我兵甲派的開山祖師雲歧子!”
許漠洋與楊霜兒恍然大悟,原來杜四是借此對二人講說兵甲派的由來,兵甲傳人日夜浸淫兵甲之中,對兵器的熟悉遠非他人所能比擬。怪不得齊追城的炙雷劍雖是奇門兵刃,一旦碰上了杜四這樣的兵器祖師,短短一瞬間便分解成了一堆碎片。
楊霜兒垂頭思索,低聲道:“我曾聽父親談及過兵甲派。他說這是江北流馬河邊一個相當神秘的門派,每代隻有兩個傳人,一人煉兵一人鑄甲,每個門人一生最多隻煉三件神器,但所鑄之物無不為名動一時的神兵寶甲。”
杜四仰天長歎:“其實也不盡然,真正的神兵寶甲一生若能鑄成一件便已是本派門徒最大的自豪了。何況若是無有戰事,甲胄全然無用,是以兵甲派亦終分為兩派,一派全意鑄兵一派盡力鑄甲,數代來紛爭不下,弄得本門式微。我當初也就為了一塊昆侖千年神鐵與師弟鬥千金爭一時意氣,這才遠赴塞外,尋找煉甲之神器。唉,良匠易得,神品難求,想我兵甲派已有近十代未能煉成一件真正的神兵了……”他的聲音越來越低,想是為了師門沒落而黯然神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