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門口徹底沒指望了。嶽大亮沿著路邊開著車,蘇晚霞騎著電動車,不時往人行道上尋找兒子的身影,一路上沒看到兒子。他們十來分鍾後到家,家門口也沒有。又在小區裏找了一遍,還是沒有。接著又跟所有認識的在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家長統統打了一遍電話,返回來信息全都說沒看見。
“大亮,兒子肯定被拐走了,再不報警……”
“你認為小亮被拐走了?”
“這還用說嗎?真被人販子拐走,把小亮弄殘……”
“怎麼會?你不要想太多。”
“怎麼不會?報紙上網上全都有這樣的報道,真要那個結果,我不一頭撞死也得瘋。”
“小亮不一定是被拐走。”
“不是拐走是什麼?”
“你想想,幼兒園門口那麼多孩子,也不是每一個家長都抓著孩子的手,為什麼偏偏拐走咱小亮?”
“那……那你說小亮是……”
“被綁架”三個字突然從蘇晚霞腦子裏蹦出來。
手機裏一聽說兒子丟失,嶽大亮隱隱約約就冒出小亮被綁架的念頭,這跟嶽大亮的月亮灣美食集團公司這幾年的發展有關。五年前,父親癌症病故,嶽大亮從父親手裏接下這家規模還不算大的公司,說規模不大是指連鎖店數量,當時不叫集團公司,隻是一家大型超市,名字全稱為月亮灣美食城。這之前,嶽大亮的父親是老商業食品門市的一名經理。改革開放初期,嶽父先是承包經營,由於頭腦靈活,規模越做越大,經營品種也越來越多。超市概念引進國內,嶽父大膽嚐試,按照超市理念,經營上除把老百姓最日常所需的蛋肉米麵油鹽醬醋茶上架,還增加了麵條餃子燒餅油條大麻花一係列麵食現場製作,總之一句話,老百姓家裏需要的在嶽大亮父親的月亮灣超市全能買到,這在當時那個年代讓老百姓耳目一新,蜂擁而至。嶽大亮父親的這個美食城一下子叫響了全市。接著就是改製,嶽大亮父親一夜間變成股份比例最大的老板。等到嶽大亮接手時,月亮灣美食城已由原來路邊三百來平方米一層門市,變成一座四層高經營麵積達一千多平方米的大型食品超市了。長話短說,嶽大亮接手過來,在原來的基礎上五年間又有了更大的發展。也是趕上房地產建設大好機遇,新小區如雨後春筍。一個月亮灣遠遠不能滿足老百姓需求,在政府關懷和大力支持下,五年間增添了八座規模跟老月亮灣差不多的大型超市,還增添了不計其數的小規模連鎖店。月亮灣名副其實變成集團公司,而嶽大亮自己身價不但上了億,更讓他感到有成就感的是,他可以跟市領導打電話,並約在一起吃飯。在市領導那裏他變成一個有話語權的人物,另外,上報紙上電視那就更不在話下了。
嶽大亮不能算名人,但,全市老百姓都知道他。
有了上億身家有了一定知名度,相反,帶給嶽大亮的還有一個藏在心底最講不出口的擔憂,那就是兒子的安全問題。尤其兒子上了幼兒園,這個擔憂幾乎每一天都伴隨著他。按照他現在的財力勢力,安排兩個保鏢車接送並不是一件大事。可嶽大亮認為,孩子丟失就像地震一樣發生的概率很小,平時一直雇兩個保鏢接送孩子搞這麼緊張動靜鬧這麼大簡直讓人笑話,何況經年累月沒有異常情況下,保鏢也會產生麻痹心理。
因此,接送兒子的安全問題,成了嶽大亮一塊心病。
嶽大亮是第一代獨生子,雖說父親不在了,但母親身體還硬朗朗的可以接送孩子。蘇晚霞也是獨生女,爸媽退休在家也可以接送孩子。但,讓他們老年人接送,嶽大亮不放心。想來想去,還是讓在政府部門上班的妻子蘇晚霞接送最保險。然而,嶽大亮怎麼也沒想到,妻子跟同事聊了就那麼一小會兒,兒子就不見了。
“大亮,你意思是,孩子被綁架了?”
“咱再去找找看,實在找不到……”
“實在找不到就晚了,你不報警,我去報。”
“剛丟失這麼一會兒,警方受不受理?”
“憑什麼不受理?不受理也得去。”
蘇晚霞邊說著,邊不顧嶽大亮阻攔,從包裏掏出了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