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東部有片很大麵積的白楊林,很早以前,這裏是園林處一處苗圃遺址。隨著城市不斷攤大餅般向外圍擴張,已接近市區,不,準確地說已經被市區邊緣半包圍的這片苗圃,早就失去為市內綠化提供花草樹苗的作用。讓老百姓十分讚賞的是,政府並沒有把這片苗圃變成最賺錢的房地產開發區,而是作為城市森林公園保留下來。不但保留了原址,還保留了原來苗圃種植的大片白楊樹苗。如今,這些樹苗一株株全都長成遮天蔽日的大樹。一到夏季,這片白楊林的氣溫,據說比烤餅蒸籠似的市內至少低兩到三攝氏度。有這樣一個夏季消暑納涼的好去處,市民們全都認為政府為老百姓辦了一件大好事。因政府的規劃改造,參天茂密的白楊林下麵修建了水泥林蔭小道,安放了一些石凳座椅之類的休閑設施。又按照藝術家的審美視角,點綴了一些境界向上的小雕塑。這樣一搞,除了那些老年人鍛煉身體打撲克打麻將唱戲放鳥的,一對對小情侶粘在一起談情說愛的,年輕媽媽年輕爸爸其樂融融地和孩子一起玩的,不知什麼時候,這裏又增添了跟藝術沾邊的活動,有家長帶孩子來這裏練琴,古箏、琵琶、小提琴、薩克斯,悠揚的聲音不時從林中飄出來。當然,跟藝術沾邊最多的是畫畫,由於有了那些雕塑,好多家長都帶孩子來這裏練習素描,或者寫生。
最熱的夏季又到了。
這天星期六,吃過午飯,葉映紅帶著她七歲的女兒來到了這裏。
“媽媽,一會兒會不會下雨啊?”
正畫著畫的女兒林小可,抬頭望了望晴朗朗的天空。
“會吧。”
“怎麼還不下啊?”
“下不下雨你不用操心,你沒看媽媽帶著雨傘?安心畫你的畫就是了。”
林小可不吱聲了,望著天空扭動了一下小脖子,又低下頭握著鉛筆,嚓嚓嚓認真地畫起來。
過了一會兒,林小可又抬頭望了一下天空。
“媽媽,天氣預報肯定報得不準,要是下雨,怎麼天上看不見黑雲彩啊?”
“一會兒會有的。”
“黑雲彩從什麼地方過來啊?”
“風會吹過來的。”
“可是……風從哪裏來啊?”
“小可,你看你,你這問題媽媽也回答不了你,你長大了上了大學有了知識自然就會明白的。”
“可是媽媽,我什麼時候能長大啊?”
“到你長大的時候就長大了。”
“看來媽媽也不知道我什麼時候長大。”
林小可不滿意媽媽的回答,嘴裏嘟囔著低下腦袋繼續畫她的畫。然而,才畫了兩三下,腦子裏又蹦出下雨的事,接著就又抬起了頭。
“媽媽,今天雨肯定不會下了。”
“這可說不準,夏天的雨說來就來的。不過,預報說是有大到暴雨,誰知道預報得準不準。”
“媽媽,要是下雨,下大了咱還去不去老師那兒啊?”
“怎麼能不去?一個禮拜就這一次,別說下這點兒雨,就是天上下刀子咱也得去。”
“媽媽,天上怎麼會下刀子啊?”
“你看你,心就沒在畫畫上,竟問些沒用的話,好了好了,再畫一會兒,咱們就該走了。”
一聽說一會兒就走,女兒沒話了。
為讓女兒將來上好大學,接著讓女兒出國留學讀碩士讀博士,葉映紅跟別的家長一樣,對女兒也是從娃娃抓起。比別人家長不同的是,葉映紅對一年級的女兒的時間安排得更加緊湊,雙休日也不留一絲縫隙。周六上午參加英語班,下午學畫畫。周日上午參加奧數幼兒班,下午學鋼琴,晚上還要去學遊泳。葉映紅是個小學老師,在本市一所小學教音樂,月薪兩千八九百元。老公在一家叫月亮灣的美食集團公司任采購部經理,月薪加獎金也就三四千元。家庭雖然不富裕,除正常開支,應付這幾項學費還是能拿得出。至於鋼琴,現在還不能買,一是每月錢花得不剩多少,二是家裏房子小,鋼琴買回來沒地兒擱。葉映紅早就計劃好了,一住上大房子,或者等女兒一上初中就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