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2)

大約是1999年夏天,當時我任銀川市市委書記,《廠長經理日報》記者約我談談銀川企業改製與發展的情況。來訪的是一個年輕精幹的小夥子,名叫唐榮堯。交談中得知他原在甘肅白銀市工作,在重慶讀完研究生後進入這家四川媒體,被特派駐西部地區。

年底的時候,他告訴我,他在銀川采訪期間了解了很多情況,對這一地區的人文曆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很想做些這方麵的工作。

後來,他調進了《銀川晚報》社,先後從事過財經類、新聞類、文化類新聞報道。他在從事新聞工作的同時對西夏曆史文化進行了一係列的考察。我時常看到他寫的一些有分量的報道,他連續多年都有作品獲國家級新聞大獎,成為銀川新聞戰線上的佼佼者。

再之後,由於我工作調動,我們接觸也就少了。一晃幾年過去了。前不久,他拿著一摞厚厚的書稿來找我,很懇切地請我為書作序。我知道這幾年來他陸續發表過一些有關西夏曆史的文章,卻沒想到他為此將出版一部十多萬字的著作,這令我大為吃驚。

他給我講述了他這幾年多次深入到與西夏有關的一些地區獨自進行曆史考察及追蹤的情況。他隻身一人克服了吃住行等諸多困難,到新疆、甘肅、四川、雲南、西藏等地,深入到草原、牧區,甚至邊界;不管一路上有怎樣的辛苦和危險,他總是抱定一個目的,那就是凡與西夏有關的他總要探究個明白,總想有個結果。且不論他考察的結論是否完全正確、是否完全有依有據,僅就這個行動本身來說,他的這種執著,已經很令人肅然起敬了。

沿途他認真地寫下了記錄--有對查閱資料的理解,有對實際情況的比較,有對總體脈絡的思考--最終完成了這本書。此前他已經寫過一本類似題材的書,叫《神的過錯--撫摸西夏王朝的隱秘歲月》;現在又把他經過巡跡考察後形成的更豐富的思考集結起來,寫成了這本書,起名為《王朝湮滅--為西夏帝國叫魂》。我所看到的是一部仍然在修改中的書稿,字小且密,量也很大,我閱讀起來很是有一些困難。但我想,無論如何不能拒絕一個青年人的懇切請求,特別是他的經曆使我產生了某種衝動,於是我陸陸續續地翻閱了這部書稿。

在這粗略的翻閱中我看得出,作者是身兼記者、詩人和曆史學家的幾種身份,在書稿中不停地轉換著。開始讀的時候,我總感覺搭不上他的思路:一會兒是記者的記錄,一會兒是詩人的感慨,一會兒又是曆史學家的考據。後來我調整自己的閱讀習慣,循著他跳躍的思維去讀,慢慢捉摸到了一位探險者對曆史上一個民族政權的興衰演變、遷徙流亡進行跟蹤考察的心跡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