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麵色微動,似有些不自然:“遏必隆懸崖勒馬,將功折罪,罷官貶爵也就是了。不宜再過深究。且——”
“且他還牽連著昭妃!皇上如此輕縱鼇拜等人,說到底就是為了昭妃,對不對?”孝莊麵上已然有了怒意,“哀家自小對你諄諄教導,不要因情廢公,不要讓女人魅惑了心智。你難道都忘記了!昭妃與福全的事你也忍下了?一個對你並不忠心的女人,一個逆臣之後,會上得皇上百般回護嗎?”
“皇瑪嬤息怒,孫兒對昭妃已然無情,孫兒未深究此事,原是念著二哥,畢竟都是皇阿瑪的血脈,是孫兒的兄長。所以……那件事,孫兒隻有忍下。”康熙漲紅了臉,看著孝莊,“至於鼇拜謀逆案中,遏必隆的確功大於過,且昭妃——孫兒聽說,皇瑪嬤得以康複——也是因為——”
孝莊重重一拍桌案,眼睛炯炯瞪著康熙:“聽說?你是皇上,一國之君,什麼時候靠聽說二字來定人生死了?哀家告訴你,昭妃與鼇拜、遏必隆之流裏應外合,暗害皇嗣,投毒兩宮,幾乎令哀家與皇後同遭不測。幸而祖宗賜福,天神護佑,哀家與皇後才轉危為安的。這中間,昭妃罪行確鑿,不容抵賴。所以,昭妃必死、遏必隆、鼇拜等人,也必須死。所有黨羽更要一並剪除幹淨,否則便是死灰複燃,後患無窮!”
康熙麵色變了又變,孝莊的態度早在預料之中。
原本,他應該順著孝莊的意思,將所有異己剪除幹淨,這中間有他恨之入骨的鼇拜,也有讓他蔑視卻無法相恨的遏必隆,更有著他心中至愛的昭妃——鈕祜祿•東珠。
可惜,無眠了數個長夜之後,他仍是下不了狠心。
所以,他想懷柔地處理這件事。
最終,他找到了說辭。
“鼇拜與孫兒,並非個人恩怨。他與孫兒,都在做各自以為對的事,他要的是滿人的大清,維護的是滿族一隅的私利;而孫兒要的,是天下人的大清,顧全的天下蒼生。這是格局與胸襟之爭。孫兒一直認為,君臣當和而不同,而非同而不和。……如今勝負已定,公道自在,這個時候,朝堂上下,甚至全天下的人都在看著孫兒。如何處置鼇拜,關乎的是人心,這個時候若得人心,靠的不能是殺伐。皇瑪嬤當知人心的教化遠勝於雄兵百萬。”
孝莊怔怔地盯著康熙,心思一點一點暗沉了起來,苦澀,滿滿的苦澀。千防萬防,愛新覺羅家終究還是又出一位情種。
孝莊在心底長歎,唇邊卻悄悄漾出笑容,罷了,終究是預料之中,幸而自己已早做準備,於是她和緩了神色,柔和地看向康熙,換了一種態勢。
“皇上說得未必沒有道理,若為明君,該果決雷厲,也當懷柔通達。罷了,隨你去吧,隻是希望那些人,不要辜負皇上的一番心意。”
康熙微微一愣,未料孝莊態度轉變如此之快,於是他帶著疑慮跪安,在走出寢殿,即將離開慈寧宮的時候,偏巧就遇到了蘇麻喇姑。
康熙麵色微動,似有些不自然:“遏必隆懸崖勒馬,將功折罪,罷官貶爵也就是了。不宜再過深究。且——”
“且他還牽連著昭妃!皇上如此輕縱鼇拜等人,說到底就是為了昭妃,對不對?”孝莊麵上已然有了怒意,“哀家自小對你諄諄教導,不要因情廢公,不要讓女人魅惑了心智。你難道都忘記了!昭妃與福全的事你也忍下了?一個對你並不忠心的女人,一個逆臣之後,會上得皇上百般回護嗎?”
“皇瑪嬤息怒,孫兒對昭妃已然無情,孫兒未深究此事,原是念著二哥,畢竟都是皇阿瑪的血脈,是孫兒的兄長。所以……那件事,孫兒隻有忍下。”康熙漲紅了臉,看著孝莊,“至於鼇拜謀逆案中,遏必隆的確功大於過,且昭妃——孫兒聽說,皇瑪嬤得以康複——也是因為——”
孝莊重重一拍桌案,眼睛炯炯瞪著康熙:“聽說?你是皇上,一國之君,什麼時候靠聽說二字來定人生死了?哀家告訴你,昭妃與鼇拜、遏必隆之流裏應外合,暗害皇嗣,投毒兩宮,幾乎令哀家與皇後同遭不測。幸而祖宗賜福,天神護佑,哀家與皇後才轉危為安的。這中間,昭妃罪行確鑿,不容抵賴。所以,昭妃必死、遏必隆、鼇拜等人,也必須死。所有黨羽更要一並剪除幹淨,否則便是死灰複燃,後患無窮!”
康熙麵色變了又變,孝莊的態度早在預料之中。
原本,他應該順著孝莊的意思,將所有異己剪除幹淨,這中間有他恨之入骨的鼇拜,也有讓他蔑視卻無法相恨的遏必隆,更有著他心中至愛的昭妃——鈕祜祿•東珠。
可惜,無眠了數個長夜之後,他仍是下不了狠心。
所以,他想懷柔地處理這件事。
最終,他找到了說辭。
“鼇拜與孫兒,並非個人恩怨。他與孫兒,都在做各自以為對的事,他要的是滿人的大清,維護的是滿族一隅的私利;而孫兒要的,是天下人的大清,顧全的天下蒼生。這是格局與胸襟之爭。孫兒一直認為,君臣當和而不同,而非同而不和。……如今勝負已定,公道自在,這個時候,朝堂上下,甚至全天下的人都在看著孫兒。如何處置鼇拜,關乎的是人心,這個時候若得人心,靠的不能是殺伐。皇瑪嬤當知人心的教化遠勝於雄兵百萬。”
孝莊怔怔地盯著康熙,心思一點一點暗沉了起來,苦澀,滿滿的苦澀。千防萬防,愛新覺羅家終究還是又出一位情種。
孝莊在心底長歎,唇邊卻悄悄漾出笑容,罷了,終究是預料之中,幸而自己已早做準備,於是她和緩了神色,柔和地看向康熙,換了一種態勢。
“皇上說得未必沒有道理,若為明君,該果決雷厲,也當懷柔通達。罷了,隨你去吧,隻是希望那些人,不要辜負皇上的一番心意。”
康熙微微一愣,未料孝莊態度轉變如此之快,於是他帶著疑慮跪安,在走出寢殿,即將離開慈寧宮的時候,偏巧就遇到了蘇麻喇姑。
“蘇嬤嬤,昭妃現在——”康熙還未說完,蘇麻喇姑已然給出答案。
看著康熙一臉疑慮與不悅,急匆匆遠去的身影,蘇麻喇姑滿麵自責:“對不住了,昭妃娘娘,要怪就怪命吧,誰叫您是他們的女兒呢,太皇太後這也是沒法子。打蛇不死,後患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