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拉氏頷首低語:“臣女阿瑪對臣女管教極嚴,三歲起便開蒙,請了兩位師父教授,可惜臣女愚鈍,也就粗認幾個字罷了,閑暇時隻愛做些女紅。”
說著說著,臉便紅了起來。
看她說話一板一言,一副極老實的樣子,皇後心裏便有幾分喜歡,有意為皇上推薦,便拿起朱漆盤中的一張圖樣遞給昭妃與仁妃看。“你瞧瞧,這些釵環的圖樣畫得多精巧,孔雀開屏、天女散花、吉慶有餘、五福臨門,還有蓮、蘭、竹、菊、水仙、牡丹、歲寒三友,這都是那拉氏在複選那日現場所繪的,還有親手打的絡子,真是個心靈手巧的姑娘。”
仁妃附和道:“是啊,這花樣時新精致,比宮中內需司製辦還要好看。”
東珠心想,這個丫頭看來整天把心思弄在調脂抹粉穿珠製釵上了,雖不合自己的心意,但卻不好拂了大家的意,便也略點了點頭。
皇上對那些首飾樣子沒什麼興致,但看到那拉氏嬌俏俏地站在跟前兒,偷偷抬眼看著自己,眼神兒裏竟是小女兒的嬌羞與向往,這神情與明惠很像,似乎又更添了些粉膩欲滴的婀娜,於是便留了牌子。
此時,這一班六個秀女中,已經定了三個,剩下便是石氏、楊氏還有西魯克氏。
西魯克氏低眉斂目,站在角落裏不聲不響。皇上看了,越發覺得她的嫻靜與端莊很襯福全,心裏便許定她與福全做嫡福晉。
又看了石氏與楊氏,這二人長得也極為絕色,一個燦如春華,一個皎如秋月,特別是這個楊氏美名早就傳遍後宮,秀女們都暗中喚她“楊妃”。
雖然沒親眼見過豐美的楊玉環,但眼前這個楊氏的確明豔婀娜、秀色可餐,同樣的粉色秀女裝別人穿了略有富餘,微風拂過,裙袍稍有輕蕩,而穿在她的身上卻是撐得鼓鼓的,更顯得凹凸有致、身形豐滿,特別是胸前那一對雙峰高高挺起,勾得人難以移目。
眼見皇上目不轉睛盯著楊氏,皇後善解人意:“楊氏精通音律,複選之時臣妾曾命宮中樂人隨意彈奏,不論何種樂器哪個曲譜,她都能一聽便知出處,而且彈的一手好琵琶,古琴也很有造詣。”
“哦?”皇上點了點頭,“你既然擅長多種器樂,可會吹塤?”
皇上說著又偷偷瞥了一眼東珠,果然,東珠含瞋帶怨地瞪了他一眼。
楊氏略點了點頭:“略懂。”
“哦,那正好可以同昭妃切磋切磋。”皇上戲言。
楊氏意外,東珠粉麵含怒,不發一語。
皇後解圍:“皇上若喜歡,留下便是,以後有的是機會讓楊氏與昭妃同場競技。”
皇上沒回話。
東珠則問道:“器樂之道,非一定要同場競技,寥寥數語也可獲知音。你既會吹塤,你可知塤曲的獨特之處?”
楊氏略加思索:“塤之曲音古樸渾厚、滄桑神秘,它從遠古而來,是靈魂的一種飄飛,仿佛穿過千年、越過高山曠野,帶著泥土芳香奏出大地的吟唱,是天籟的絕響。”
那拉氏頷首低語:“臣女阿瑪對臣女管教極嚴,三歲起便開蒙,請了兩位師父教授,可惜臣女愚鈍,也就粗認幾個字罷了,閑暇時隻愛做些女紅。”
說著說著,臉便紅了起來。
看她說話一板一言,一副極老實的樣子,皇後心裏便有幾分喜歡,有意為皇上推薦,便拿起朱漆盤中的一張圖樣遞給昭妃與仁妃看。“你瞧瞧,這些釵環的圖樣畫得多精巧,孔雀開屏、天女散花、吉慶有餘、五福臨門,還有蓮、蘭、竹、菊、水仙、牡丹、歲寒三友,這都是那拉氏在複選那日現場所繪的,還有親手打的絡子,真是個心靈手巧的姑娘。”
仁妃附和道:“是啊,這花樣時新精致,比宮中內需司製辦還要好看。”
東珠心想,這個丫頭看來整天把心思弄在調脂抹粉穿珠製釵上了,雖不合自己的心意,但卻不好拂了大家的意,便也略點了點頭。
皇上對那些首飾樣子沒什麼興致,但看到那拉氏嬌俏俏地站在跟前兒,偷偷抬眼看著自己,眼神兒裏竟是小女兒的嬌羞與向往,這神情與明惠很像,似乎又更添了些粉膩欲滴的婀娜,於是便留了牌子。
此時,這一班六個秀女中,已經定了三個,剩下便是石氏、楊氏還有西魯克氏。
西魯克氏低眉斂目,站在角落裏不聲不響。皇上看了,越發覺得她的嫻靜與端莊很襯福全,心裏便許定她與福全做嫡福晉。
又看了石氏與楊氏,這二人長得也極為絕色,一個燦如春華,一個皎如秋月,特別是這個楊氏美名早就傳遍後宮,秀女們都暗中喚她“楊妃”。
雖然沒親眼見過豐美的楊玉環,但眼前這個楊氏的確明豔婀娜、秀色可餐,同樣的粉色秀女裝別人穿了略有富餘,微風拂過,裙袍稍有輕蕩,而穿在她的身上卻是撐得鼓鼓的,更顯得凹凸有致、身形豐滿,特別是胸前那一對雙峰高高挺起,勾得人難以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