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我愛由我不由命(3 / 3)

費揚古在心底黯然長歎,這個晚上,他見到了一個不同往日的青闌,她不再刁鑽任性,她冷靜智慧,她懂得思考,她……竟會對自己有這樣的評價,這著實讓他極意外,也難免在心底湧起一絲感動。

隻是當自己的餘光瞥到東珠眼角的淩厲,他又極為自苦,心中暗想,你又何苦非要如此呢?

“說完了?”東珠側著臉問青闌,緊抿的唇角暴露了她的不高興,一方麵她極為認同青闌的話,青闌口中所說費揚古的那些優秀品質,也正是讓她所傾慕的。隻是被青闌這樣說了,還是忍不住覺得酸澀。然而她覺得此時自己應該更有風度,所以她盡量讓自己淡定些。

“完了。”青闌狠狠瞪了東珠一眼,又補上一句,“我為他可以隨時赴死,而且,我是絕不會讓他蒙受恥辱和遭遇險境的。此生我非他莫嫁,更會為了他守身如玉的。”

東珠笑了,青闌真是出了一記昏招。

於是,她伸出了自己的手腕。

纖纖素腕,一點朱砂。

在溫煦的燭光裏是那樣嬌俏,那樣柔美,那樣讓人觸目驚心。

青闌一下子便愣住了。

東珠入宮已經兩年,為何手腕內側還有那記守宮砂?

“是,我們為秀女入宮初選的時候,第一關便是驗身,驗身之後若是完璧,嬤嬤們便會給我們點上朱砂痣。你應該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吧!”東珠滿懷自信,一縷淺笑,有些頑皮地說道,“你剛剛許諾要做到的,將來也不知能不能做到,可是如今我卻已經做到了。”

此語話音一落,不僅青闌,就是費揚古也窘在當場。

“你剛才說,你愛他,因為他是個完美的人。而我與你恰恰不同。”東珠說,“他若是完美之人,我倒並不稀罕。其實他與你阿瑪雖有許多不同,但是他們都同樣是天資卓越之人,隻是你阿瑪做事直截了當,因為他有他的天時地利,他可以不必顧忌許多。然而費揚古則不同,一半的漢人血統加之曾經飽受爭議的親眷,使得他空有救民於水火的理想卻無處施展,即使他具備殺敵衛疆的神功,具有安民樂業的智慧,也必定要臥薪嚐膽,經曆破繭成蝶的磨礪。所以,他比常人要痛苦,做任何事也要比常人謹慎。不是他生來就懂得克己律人。而是因為他的悲哀與孤獨有如深潭靜湖,雖無人可察覺,但波瀾不歇,一切痛苦唯有他獨自承擔。人生之路,他走得步步為艱,要小心、要克製、要隱忍、要屈從。他的人生並不完美。他要用隱忍掩飾才情,要用淡然掩飾苦澀,要用克製掩飾孤獨,要用屈從掩飾寂寞。其實,他比任何人都需要愛。我愛他,是想讓他更幸福。”

這番話說完,三個人都沉默了。

青闌仔細體味著東珠的話,東珠說她愛費揚古是為了讓他更幸福,而自己剛剛說的則是如果能和他在一起,自己便是最幸福的。

隻此一句,便分出高下。

更何況,她還說出那許多的道理。

青闌苦笑著:“我雖說不過你,但是我的心,日月可鑒。”

“你聽過那個故事嗎?”東珠站起身,走到窗前打開窗子,她的眼睛微微向上望去,這個時候她特別想看到夜空中的月亮。

她眼神裏的希望與向往無法言說,卻不知自己佇立在風清月明中的清麗身影,讓人感慨她是何等的驚豔。

“相傳有個花神愛上了一個小夥子,後來玉帝知道了這件事情大發雷霆,要拆散鴛鴦。玉帝把花神貶為一生隻能開一瞬間的花,還不讓她再和情郎相見,又把那個小夥子送去靈鷲山出家,賜名韋陀,讓他忘記前塵與花神。可是花神卻忘不了那個年輕的小夥子,她知道每年暮春時分,韋陀尊者都會上山采集春露為佛祖煎茶。於是她就選在黎明時分朝露初凝的那一刻綻放開花。她希望能見韋陀尊者一麵,就一次,一次就夠了!這就是韋陀花,又名曇花。你知道嗎?當我四歲的時候見到他,就有那種識君一麵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感覺。此生,我願為他為一株曇花。”

說罷,她回眸一笑。

笑顏清麗、清秀、清新、清靈,可謂“水木年華,婉兮清揚”。

莫說是費揚古,就是青闌,在這一刻也不得不隨之喜,隨之悲,隨之歎息,隨之黯然。

沉默半晌,三人相對無言。

終於,打破僵局的,竟是費揚古。

“何其有幸,今得兩位如此評價。費揚古生長在一個滿漢聯姻的家庭中,小時候,在阿瑪這邊,族人們追著我打,他們叫我南蠻子。而在娘親那邊,又被稱為小雜種、臭韃子,同樣是遭唾棄受排擠。人人都說我是漢人心、滿人皮。小時候我不懂,我隻覺得我阿瑪能獵鷹捕虎、屢立戰功,是頂天立地的英雄;我娘賢淑聰慧才情不讓須眉。為什麼得不到世人的尊重呢?再後來是我姐姐,她與先皇相知相持原本是一對讓人羨慕的佳偶,可是卻在世人犀利、鄙夷的目光中如坐針氈,甚至是在千萬人的詛咒中不得善終。”

靜靜地坐在那裏敘說當年的費揚古,身上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便袍,但卻出塵如仙。他的臉上帶著如風的溫柔,不染半分塵世俗態。就算是曾經最為痛及心肺的往事如今提起已如過眼雲煙,絲毫沒有讓他悲傷動容。

“所以,我很怕,我怕別人對我好,我也怕別人靠近我。情義對我而言是千斤鐐銬,放不下解不開,路走得越長,步履越艱難。對於天賜的命運,我不爭不奪不怨尤;對於前路,我願意勤勉奮爭、甚至是以鮮血和生命換取應當屬於我的榮譽。那是我唯一能替阿瑪、娘親、姐姐做的。”

也許,他說這番話的目的是想讓兩位佳人知難而退,但卻事得其反。因為他的鎮定自若,他的舉重若輕,他理智的回避和畫地為牢帶著自虐性質的固守,更讓人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