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至1941年,左權撰寫了《論堅持華北抗戰》《埋伏戰術》《襲擊戰術》《戰術問題》《論軍事思想的原理》等40多篇文章。另外,1942年左權與劉伯承合譯的《蘇聯工農紅軍的步兵戰鬥條令》被第十八集團軍(即第八路軍)總司令部列為步兵戰術教育的基本教材。[4]
軍事
百團大戰的第三階段,左權協助彭德懷指揮了關家堖戰鬥,挫敗了日軍第36師團岡崎大隊,總共500餘人,除60餘人外,其餘均被殲。此次戰役為以後黃崖洞保衛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左權融合了1925年-1927年大革命時代,內戰時代及蘇聯紅軍最先進的戰術,為中國著名遊擊戰術創造人之一。他對於堅持華北敵後抗戰,有其永不可滅的功績。(《人民日報》1950年10月20日)[5]
人物軼事
機智過人
1930年春,左權與劉伯承等從東北邊境回國。左權與好友劉伯承相約在過境不遠的一個小車站上見麵。按照約定,左權來到車站,看到劉伯承後麵跟著一個日本密探。他巧妙地用俄語約定到前麵的雜貨店等他。待跟蹤劉伯承的密探接近時,左權突然急轉身將這個家夥撞倒,然後飛快跑進旁邊的巷子。劉伯承也得以脫身閃進雜貨店。兩人順利到達了上海。[6]
難忘親情
百團大戰前夕,左權一直忙於戰鬥準備和部署工作,但仍抽空去看望了劉誌蘭母女。妻子抱怨他長時間不來看望,左權便自己拿起炕頭上的髒尿布到河邊洗幹淨、晾好,又端起碗給孩子喂米湯。待妻子氣消後,他才耐心地解釋目前的時局和前線情況,使妻子破涕為笑。他為妻子安排好去延安的事宜後便返回前線。此後,在百忙當中他常給妻子寫信,對自己未盡到丈夫和父親的職責,請求妻子原諒。劉誌蘭在左權犧牲後曾帶著深情寫道:“想到你那眷眷的難忘的心,使我負疚更深。”
左權回國,他豐富的學識和引經據典,由淺入深的教學方法,深受軍校學員歡迎。在野外教學時,他一麵拿著地形圖,一麵指著地形地貌實地講解,使學員們理解得快。印象深,有一次上課講射擊原理,說到彈道的弧形原理時,不少學員理解不了,總覺得子彈打出去應該是一條”直道道“。左權便舉例子:“你們都看過頑童撒尿吧,他那個‘彈道’是一條直線呢,還是弧形的呢?“通俗的例子把學員們逗得哈哈大笑,疑難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長征時期毛澤東稱讚左權是“神槍手”。[6]
長征時期朱德稱左權是“模範軍人”,是”鋼鐵般堅強、獅虎般勇猛”的優秀將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