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為什麼如此?為什麼必須如此?這是教育工作者時常要考慮的問題。如果孩子的活動出現了停滯,或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此時教育工作者要如何幹預才能夠擺脫這樣的狀態,要如何將活動帶入到下一個階段?這些問題要常思常想,伺機而動。
④幼兒教育是一項綜合教育,知識教育中有心理教育,社會性教育又融合著知識教育,心理活動關係到孩子的交友關係。幼兒教育常常要同時從各種角度複合地解讀孩子的行為。
⑤要隨時感知孩子的快樂、悲傷、痛苦、厭惡的情緒。教育工作者能夠感知孩子的心情對於教育來說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孩子對某件事情感到痛苦的時候,是否能夠理解幼兒的心情,能夠包容,能否去擁抱這樣的孩子,能否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的很重要。
⑥孩子不是能夠馬上做好每一件事的。他們需要時間。孩子想做卻做不出成果的情況很多。教育工作者不能隻注重結果,而要看孩子努力的過程。在過程中觀察孩子是否有行動的創意,還有,創意又是否都變成了行動。
⑦即使是針對孩子也需要嚴格。對偷懶耍滑、馬馬虎虎、不遵守規則的行為不能聽之任之,要當場予以糾正。教育工作者不僅僅是要求孩子遵守規則,而且還要注意識別孩子違規背後的原因,是偷懶耍滑還是出於不得已。然後,教育工作者要當場解決。
⑧幼兒教育是在幼兒園的環境中,是在幼兒園內的活動中伺機而展開的教育。同時,也是向各個方麵擴展孩子能力的活動。在活動中對孩子實施教育,創設教育環境,刺激孩子們的活動。教育工作者要特別注意營造這樣的教育環境。
3.如何閱讀教育實錄
教育工作者在幼兒園做了什麼,孩子有了什麼樣的變化,記錄這些事實的內容叫作教育實錄。它並不隻是有趣的讀物,而是要從實錄中發現問題,用以豐富今後的教育活動。
①要設想當時的場麵,回想教育工作的場麵,逐句在腦海中描繪場景。
②如果是自己,該如何做?站在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如果發生同樣的問題,試想自己該如何應對。然後再與教育實錄中教育工作者的做法進行比較。
③本吉老師為什麼要那樣做?有時候你會不明白為什麼要那樣做。你需要好好思考為什麼。
④孩子的感受又是什麼?孩子又在想些什麼?
⑤本吉老師的教育和一般的教育工作者有何不同?和你又有何不同?從這些不同中,你能否找到自己需要改進的地方?毋庸置疑,在教育實錄中,教育工作者的行為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標準,完全可能有其他的應對方式。
③為什麼如此?為什麼必須如此?這是教育工作者時常要考慮的問題。如果孩子的活動出現了停滯,或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此時教育工作者要如何幹預才能夠擺脫這樣的狀態,要如何將活動帶入到下一個階段?這些問題要常思常想,伺機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