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30歲,我們,在路上

我這個年紀參加的飯局,話題一般離不開錢和女人——對不起,我應該說,我們一般都探討理想和幸福的問題。

不過大家顯然對理想的定義有高有低(或者說有多有少),對幸福的認識也有深有淺(我沒別的意思),所以,歸根到底,不滿的時候多,喝喝酒,罵罵人。也有可能是具體的某個人,實在不行就罵一片,比如開發商,比如炒房團,或者抱怨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或者感歎別人天上掉下的桃花運……總而言之,懷才不遇,世道不公。

每次都想反駁,但是一想到這話題可大可小,忍了。

不如回家上網吧,發現大家還是熱衷於——理想和幸福,而且還有更為匪夷所思的論調:我有車有房,要是娶老婆,一定找個黃花大閨女,咱有那資本,就是要最純潔的愛情。我很想說,純潔的愛情和黃花大閨女是兩碼事,另外,就這思想,和花錢買處女的流氓行徑有什麼區別?

特想手欠了打字去辯論一番,但看看對方貌似聲援者無數……我還是忍吧。

是可忍孰不可忍,這是我講一個娃娃親故事的初衷。你不是要黃花閨女嗎,那就從幼兒園開始說起吧——有些話題本來是不適合群體討論的,如果是飯局,必然引起群毆,要是在網上,能被罵成半身不遂,要知道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挺能忍,但是一上網就窮凶極惡,絕大多數人認為網上罵人是不用負責的。

作為一個平庸的正在奮鬥中的青年,我深刻地理解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的道理,但是即使如此,我也不會選擇抱怨和謾罵作為宣泄的方式。我在想,某件事情走向一個結局,不是什麼命運的安排,也不是天神的安排,那隻是各種客觀和主觀原因導致的必然結果。

但是同樣作為一個太過年輕的平凡的人,我還沒資格對任何一個人說教。那麼我隻能講故事,說一個愛情故事,說一個成長故事,說一段引發大多數同齡人共鳴的串燒版往事追憶。現在已經有太多的反映80後青年奮鬥的故事了,我或多或少看了一點,總覺得不真實。主人公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城市拚搏的過程太過戲劇性,太過輕鬆了,他們拿什麼錢繳房租,每天在公車上是不是擠到汗流浹背,吃的盒飯是幾塊錢的,穿多少錢一件的衣服……最關鍵的是,他們是打哪兒來的。

我覺得人的成長史,也是真正值得追思的課題之一,但是這一課如同初中時的生理衛生課一樣,老師講得含糊其辭,學生聽得雲山霧罩,而且雙方都莫名其妙地不好意思。孫悟空隻有一個,他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而且他還是神話人物。作為一個凡人,我們是怎樣活這麼大的,我們又是為什麼要選擇在城市裏艱難生存的,這很重要。

這個世界總是有惡人,也總有大英雄。其實最艱難的事情,不是塑造一個高大的形象,或者素描一張邪惡的臉譜,而是說出平凡人的喜怒哀樂。

我就是為了有力還擊那些莫名其妙的言論,不忿自己喝掉的那一場場悶酒,才自覺自發自願地寫下一個長達20 年的青春成長故事。

我總以為,成長其實是極其慘烈的,我們在接受教育以及擇業工作的道路上磕磕絆絆,用這樣那樣的痛苦換來脫胎換骨的變化,但是這世界本來就不應該是憤怒和不滿的,我們也有甜蜜,比如我們有愛情。

愛情是在我們毫不察覺的狀態下萌芽出來,從此將與每一個正常人相伴一生的東西,一直到死。我們抱怨那些摻雜了物質和私欲的戀情,甚至從一開始就以一個清醒者的姿態與之為敵,結果,卻很可能與一段真愛擦肩而過,抱憾終生。

其實我想說的是,人生不是一場夢,而是一個局,隻有局外人能看得清,局裏的人卻老出昏招。而我們以前更是因為年幼無知,有人還一錯再錯。但是不管我們犯過什麼錯誤,都可以原諒,因為有人說過,青春是無罪的。我們隻要現在還在塵世間遊走,那麼就有改正的機會,或者說,有補救的機會。

我們這一代最大的也才30多歲,才剛上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