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早在明朝中葉,來華的西方耶酥會教士已經讓中國人見識了西洋科學與技術,徐光啟和李之藻已經在傳教士幫助下學習歐幾裏德和製槍製火藥的技術,但這一過程畢竟因複雜的因素而中斷了近二百年。當洋人再次進入中國的時候,首先令中國人感到震驚的,不是他們奇異的裝束和奇異的相貌,而是他們所倚仗的堅船利炮,這些西洋科技的產物。
如果說,對於來自異域的珍禽異獸和奇談怪說,中國人還隻是好奇而已,而對於西方的科技,以及由這種科技產生出來的物品,中國人就不止是好奇了,裏麵有羨慕,更有崇拜,像對待從前的神靈一樣地崇拜。國人可以對來自西方的人加以輕蔑,因為他們長相跟我們不一樣,國人也可能對西方的風俗加以嘲笑,因為他們不尊王化,不識禮儀,但絕沒有人敢於輕慢西方的科技,因它背後的巨大力量,讓國人吃盡了苦頭。
作畫的吳友如們不是科學的愛好者,充其量算是有點好奇心的報人。不過,在那個時代,即使在華洋雜處的上海,通曉西方學術,尤其是了解一些西方科學技術的人,仍如鳳毛麟角一樣珍稀。因此,不可能存在科普的畫家,把西方的科技傳布給一般的上海人。因此,《點石齋畫報》的同仁們,就成了某種意義上的代庖者。
不過,我們通過他們的畫筆,他們的眼睛,可以看出在19世紀後半葉,中國人是怎樣看待西方的科學技術的。這裏有虔誠和恭敬,也有好奇和天真。
【以絲造炮】
近代火炮炮管多以銅鐵或鋼鑄成。畫家說西方報紙報道有一德國工程師發明了絲造炮,炮芯由鋼製成,外用絲裹。(畫家解釋說)因為絲質堅韌、隔熱,用它裹炮管,沒有炸管的危險,而且能減輕炮的重量達50%~60%,稱這正是巧奪天工的典型。
火炮製造技術是國人最關心的一項技術。這方麵的動向,自然會成為“新聞”。不過以絲(如果是蠶絲之絲的話)加固炮筒,似乎不合常理。
【槍炮致雨】
人工降雨在現在不是新聞,而在19世紀可能成為笑談。圖說根據西文報紙報道,說是有一個美國將軍在幹旱之時,以槍炮轟擊的同時,命人乘熱氣球攜炸藥升空施放,就會陰雲四合,導致降雨。時人無人相信,最終試驗也沒有成功。為此,畫家評論說,如果憑槍炮之威可以支使雨師,那天下豈不是不再有幹旱之憂,這個將軍怎麼能做出這樣的欺人之舉呢?
現在人工降雨,雖也放炮,但炮彈裏不是火藥,而是幹冰。不過,以火藥的炮彈轟擊,也可能有下雨的功效。畫家以自己的經驗,輕易否定了美國人的創舉,未免草率。
【電擊馴獸】
中國古代人很佩服能製服猛獸者的勇武。據說西方人想到了一個新方法馴服野獸,即把野獸關在一個鐵籠裏,給它綁上連接電極的鐵絲,當野獸凶性發作時,就電它一下,久之,野獸就馴服了。畫家感歎說,西方人的格致術真是精妙啊,電氣的用途可真廣泛,如果手持這樣的裝置走在深山老林裏,又何必再怕猛獸呢?
以電棍馴獸,至今仍在使用,盡管此法屢屢遭到動物保護者的抗議。畫家對電器的神妙,已有五體投地的欽服。把發電裝置畫成如此模樣,也難為這些畫家了。
【巧法滅兔】
畫家說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野兔成災,多過牛馬,恣意吞食田間稻穀,趕不盡,殺不絕。於是,政府懸賞62萬5千法郎征求滅兔良法。名醫巴斯達獻一方法,把一些瘟雞丟到田間地頭,讓兔子染上瘟疫,就可以達到滅兔效果。畫家評論說,該法用的是雞,實際得力於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