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得自於西洋人或者西方報紙的一樁新鮮事。在西方,人家將之當成病態,而我們則理解為“氣功”。還好,畫家隻將此人的腦袋畫成了一隻鴨蛋,沒有比照《山海經》的舊例,將之命名為“無竅人”。這樁新鮮事原本是在西方流傳,而因風氣大開的緣故,也開始在中國流傳了。
【尊牛為神】
印度人信佛教,喜供養動物為神。最為奇怪的是,當父母過世的時候,牽一頭白牛到床前,請僧侶頌經超度,喪禮辦完以後,這頭牛就被當成神靈供養。印度人對此相沿成俗,即使遠離故土也如此。居住在新加坡的印度裔還設有敬牛公會,每逢碰上特殊日子,就行敬牛禮,把牛牽到空曠地,燃放煙花爆竹以示敬重,當日決不使牛勞累。畫家稱這真是鄙陋至極的習俗,數祖不能忘典,印度人怎麼能把祖宗的莊嚴當成兒戲呢?
印度人敬牛,至今依然,印度人可以使牛耕田,可以享用牛乳,但絕不可以宰殺牛。這種習俗源於印度教,而非佛教。不過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這種習俗往往給城市交通帶來麻煩,無數無主的牛群棲居在城市各個角落,堂而皇之地四下遊走,亂穿馬路,態度雍然之致。相信印度終會想出辦法解決難題。畫家將之當作陋習,確有華夏中心的殘留意識作怪。其實,此時在西方人的眼裏,中國人的風習比印度人還要“土”而且“陋”,否則,他們就不會總是到處展示當時女人的小腳和男人的辮子了。
【長壽會】
日本鬆山地方官員召開了一個表彰長壽居民的宴會,到會的男性40人,女性89人,最軍長的已經103歲,其餘的都有八九十歲,其中還有夫婦兩對。畫家說,鬆山隻是一個小地方,居然有這麼多長壽春,怪不得當年秦始皇要東渡日本求長生不老藥。
日本至今長壽者多,大概由於他們居處比較衛生而且飲食有節製之故。畫者能承認人家的好處,看來向以華夏為中心看世界的目光多少發生了變化。
不過,秦始皇的時代,國人還不知道東邊有個日本在,徐福率三千童男童女渡海求仙藥的事跡,在中國和日本均有傳說,但是否確有其事尚須進一步考證。
【虎口餘生】
有一艘帆船走到檳榔嶼一帶,發現一群野人,有數百人之多,裝飾極為怪異,眾人好奇登岸圍觀,不覺離船已遠。野人突然發難,把他們團團圍住,前後有50餘人淪為野人的盤中餐。剩下的人食物殆盡,被迫殊死搏鬥,全數被擒。野人最後隻留下7個人,每日帶著他們四處亂轉。一天,野人帶著這7人登上山頂,突然野人紛紛後退,回頭詢問,已經退遠的野人指著正開來的一艘輪船上的煙囪,驚恐失色。7人趁機跑下山頂,終於得救。
這次與食人族相遇的變成了中國人,不過,原始人害怕現代科技產品的現象,估計是有的,因為那些東西超出了他們的經驗範圍。太平洋島國的原始人,見過飛機起落之後,就會一直拿飛機當神來拜,看不見就自己用草紮一個,每日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