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美西入巴蜀、北入中原的一個重要關隘,就是鄔陽關。此關與東鄉土司之境交界,是容美西北方的一道屏障。從此關西去,可至施州衛,北去,可過清江、長江,直指中原各境。這一年,正是康熙二十八年,容美土司喜上加喜。先是土司田舜年寄籍荊州的次子明如,在枝江縣捐納國學監生,如今又躋身京師國子監就讀。接著,康熙爺以田舜年反戈有功,加升三級,授“驃騎將軍”,進京“陛見”,開了西南土司“陛見”之先例,容美於是舉司歡慶。這一年,田舜年便帶領四十八名武功高強的兵將,攜帶虎皮、麝臍、犀角、溪布、水銀、川馬、黃蠟、丹砂、藥材、竹雞、錦雞等貢品進京覲見了。於是,他們在這一年的年頭出關,又在這一年的年尾入關了。這一天,已是冬月裏一個雪花飄飄的日子,田舜年一踏上自己的領地,就馬蹄催雪,豪情萬丈。
因為此次進京之時,他立在鄔陽關口的時候,回望容美大地,見到處都是綠意蔥蔥,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不覺心曠神怡,陶然自樂,超然物外!但想到要麵見皇上,雖感無上榮光,卻不知到底是福是禍,因此也憂心忡忡、提心吊膽。因為他知道,康熙爺畢竟是一代真命天子,文才武略,驚天蓋世!而自己不過一名土酋,是否能像八部大王涅殼賴朝見天子那樣不失顏麵,再長五溪雄風,心裏卻沒有底。可是,誰也沒有想到進京之後,他朝見了皇帝,不僅加深了君臣關係,彼此間還成了詩友,在京城一時間傳為美談。這不就是天意嗎?所以,如今凱旋,他又怎能不回味無窮、感慨萬千呢?那天,康熙爺帶著文武大臣夜觀燈火,早聽說過容美土司田氏一家出過幾代詩人,就想考考他,看他是否也有真才實學。於是,康熙爺就想起了夜觀尖塔寺、塔內燈火輝煌的情景,想到燈光從那塔孔散射四麵八方,好不壯觀,便開口說道:“寡人在京都,早聽說容美土司的大名,今出一上聯,特向土司請教請教。
”田舜年急忙回答:“微臣不敢,還請聖上賜教!”康熙道:“塔內點燈,層層孔明諸葛(閣)亮。”好一個諸葛孔明!田舜年不得不佩服聖上的才學,但他卻一時想不到如何對答才是,額上漸漸冒出汗來。這時,他望著那一片荷池,想到自己少年時依窗憑欄,數載攻讀,竟一下子被皇上考住了,今後還不貽笑大方,成為千古笑談嗎?但突然間,窗外荷塘土民挖蓮藕的情景再次呈現出來,於是他靈機一動,順口答道:“池中挖藕,節節太白李(理)長庚(根)。”好一個詩仙太白!康熙大帝一聽,立即蹺起大拇指誇獎,就叫把抬盒內的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擺上桌來,賜予共席之飲。酒至半酣,突見南方上空烏雲密布,電閃雷鳴,一陣狂風吹來,把樓前一株古樹上的喜鵲窩吹下地了,幾隻雛鳥掉在地上吱吱地慘叫。田舜年便對皇上說:“稟告陛下,不才之臣也想給皇上出一上聯,不知可否?”康熙笑道:“難得寡人今日高興,愛卿與朕有幸相會,機會難得,莫受拘束,隻管暢所欲言!”田舜年“喳”了一聲,然後說道:“風吹鵲巢,數群英(嬰)連窠(科)及地(第)。
”康熙聽了,沉思良久,對不出來,隻得麵帶愧色地說:“此聯言及了寡人半生崢嶸歲月。寡人今日一時難以對上,再過幾日,就給愛卿下聯如何?!”可是,這一等就是數月,康熙大帝一直沒有對出下聯,他們就等在京城,不敢回家。見實在不能再等下去了,這才請求回容美,說是冬天一到,大雪封山,容美山高路險,不易行走,還望陛下放行。康熙隻好放他們回來了,仿佛放虎歸山!於是,田舜年一踏上故土,望著這皚皚白雪,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想到此次不枉北方之行,不僅長了土司雄風,而且還名揚京城,頓時詩興大發:北國任我行,西關憑鶴飛;笑傲江天日,白龍載譽歸。四十八騎見土司如此高興,這時也高唱起來。歌聲就像長了翅膀,掠過了山脊,飛入了鄔陽關。守關的將士就敲鑼打鼓放起鞭炮了。這時候,鄔陽關洞主早已備好了酒席,正在翹首以盼。這時已近黃昏,一行人在雪地上,就像一支浩蕩的駝隊,滿載皇帝的賞賜,正浩浩蕩蕩而歸。突然間,兩騎飛騎,像雪地上滾過的一道光影,漸漸地向土司的隊伍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