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龍湫本草(2 / 3)

⒊脾濕胃口不開:鮮桂花、粳米若幹,煮粥,酌加紅糖調服。

⒋風濕關節痛:桂花根、豬腳1隻,水燉,吃肉喝湯。

⒌風濕全身酸痛:桂花枝、柳枝各適量,水煎沐浴。”

“我介紹一下蓮子的藥用,這是幾年前我到鄉村巡查時,一位鄉親教給我的偏方。”江仙官很認真地介紹:“蓮(睡蓮科)

別名荷、荷花、蓮花(通稱),芙蕖。

采製根莖(藕)、根莖的節部(藕節)秋、冬及春初采挖,鮮用或曬幹,或搗爛,水洗處理,取沉澱粉曬幹(藕粉);葉(荷葉)、葉柄或花柄(荷梗)、葉的基部(荷蒂)夏秋采,鮮用或曬幹;花(荷花)夏季采,與雄蕊(蓮須)分別陰幹;花托(蓮房、蓮蓬)和果實於7~8月成熟時采,剝出種子(蓮子),趁鮮抽取胚芽(蓮心)分別曬幹;經霜老熟而帶有灰黑色果殼的果實,或修整蓮塘時,拾取落入泥中的果實,洗淨,曬幹,稱“石蓮子”或“甜石蓮”。

性味藕甘,寒;藕節甘、澀,平;藕粉甘、鹹,平;荷葉、荷梗、荷蒂苦,平;荷花微苦、甘,微溫;蓮須甘、澀,平;蓮房苦、澀,溫;蓮子甘,平;蓮心苦,寒;石蓮子甘、微苦,平。

歸經藕入心、脾、胃經;藕節入心、胃、肝經;荷葉入心、肝、脾經;荷花入心、肝經;蓮須入心、腎經;蓮房入肝經;蓮子入心、脾、腎經;蓮心入心、肺、腎經。

功效藕清熱,涼血,散瘀;藕節收澀止血;藕粉解暑生津,消食止瀉;荷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荷梗清熱解暑,通氣寬胸;荷蒂清暑去濕,和胃安胎;荷花拔膿生肌;蓮須固精益腎;蓮房化瘀止血;蓮子養心安神,補腎固澀,健脾止瀉;蓮心清心安神;石蓮子健脾止瀉,開胃進食。

主治藕治熱病煩渴,嘔血,吐血,衄血,熱淋;藕節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崩;藕粉治暑熱,痢疾,瀉痢食少;荷葉治暑濕泄瀉,中暑煩渴,頭脹胸悶,小便短赤,吐血,衄血;荷梗治暑濕胸悶,赤白帶下;荷蒂治胎動不安,崩漏,帶下,久瀉脫肛;荷花治暑熱,天皰濕瘡,皮膚濕疹;蓮須治腎虛滑精,遺精,尿頻,遺尿,赤白帶下;蓮房治崩漏,月經過多,尿血,便血;蓮子治心悸失眠,脾虛久瀉,腎虛遺精,崩漏,帶下,淋濁;蓮心治高血壓,心煩口渴,失眠,遺精,目赤腫痛;石蓮子治久莉,久瀉,食欲不振。

用法藕適量,生食、搗汁或煮食;藕粉若幹,沸水衝,和糖服;藕節、荷葉、荷梗、荷花、荷蒂、蓮子,蓮須、蓮房、蓮心、石蓮子若幹,水煎服。

附方⒈胃腸型感冒:去節鮮藕、生薑若幹,剁碎絞汁,1日內分數次服。

⒉暑熱口渴:白荷花若幹,加水煮沸15分鍾,去渣,酌加冰糖飲服。

⒊中暑腹瀉:荷葉若幹,食鹽少許,水煎服。

⒋久痢不止:老蓮子若幹(去心),研末,每服若幹,米湯調服,日3次。

⒌黃疸:鮮藕節若幹,鴨1隻,水燉服。

⒍久病納差,食穀不馨,完穀不化:蓮子、粳米各等份,文火炒黃,茯苓半份,共碾細末,酌加白砂糖或紅糖調和作糕,每次用溫開水送服若幹。

⒎脾胃虛寒作痛:蓮子、胡椒若幹,豬肚1個,水燉服。⒏肺熱咳嗽:鮮藕、鮮白茅根若幹,水煎服。

⒐咯血,咳血或痰中帶血:鮮藕節絞汁1小杯,田七粉、雞蛋1粒,黃酒若幹,隔水燉熱服。

⒑鬱熱吐血:藕節、荷蒂若幹,水煎服。

⒒高血壓,高血脂症:鮮荷葉2張,水煎去渣,加入粳米若幹,煮粥食。

⒓慢性咽炎:藕汁、蜂蜜若幹,調勻含咽,連服數日。

⒔醒酒:鮮藕、食醋若幹,一起搗爛,取汁飲用。

⒕腎虛遺精:石蓮肉若幹,豬小肚1個,水燉服。

⒖遺精(心火旺所致):蓮子心若幹,裝入公豬小肚內,水煮爛服。

⒗膽道蛔蟲症:先將適量麻油入鍋內燒熱,加入少許紅糖烊化,再入蓮須15錢同炒至赤,候冷研末,開水送服。

⒘血淋,尿血:鮮藕節若幹,水煎,酌加冰糖調服。

⒙鼻衄:藕汁、鮮白茅根汁、蜂蜜若幹,調勻內服,日2次。

⒚風火牙痛:蓮心、冰糖若幹,水煎,時時飲用。

⒛胎動不安:蓮子、苧麻根、葡萄幹若幹,水煎服。

21.小兒肺炎、痰中帶血:鮮藕、鮮茅根若幹,水煎代茶。忌食辛辣溫熱之品。

22.視網膜靜脈周圍炎(陰虛火旺型):鮮藕去節,搗取汁,適量飲用;或鮮藕適量,切片,加水煮成湯食用,日1次,連服7~10天。

23.天皰瘡:鮮荷花適量,搗爛敷患處。”

“還有,龍池山上滿山遍野都是杜鵑花,小時候,父親常教我如何入藥。”吳夲深思一下,又接過江仙官話題說:“杜鵑(杜鵑花科)

別名杜鵑花、滿山紅、映山紅(通稱),龍船花、紅櫻花,清明花、報春花、唐杜鵑。

采製根全年可采,葉夏秋采,鮮用或曬幹;花春季含苞待放時采,多鮮用。

性味根酸、微澀,溫;葉、花微甘、酸,溫。有小毒。

功效根祛風濕關節痛,慢性氣管炎,月經不調,崩漏,吐血,衄血,腸風下血,跌打損傷;葉治蕁麻疹,癰腫疔瘡,外傷出血;花治支氣管炎,月經不調,閉經,崩漏,白帶,鼻衄,痔瘡出血,疔,癰。

用法根、葉、花若幹,水煎服;外用鮮葉或花適量,搗爛敷患處。

附方⒈氣鬱胸悶:杜鵑根、粗葉榕若幹,水煎服。

⒉高血壓:鮮杜鵑花適量,水煎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