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正邪相搏(3 / 3)

中午難免又是一桌大魚大肉。

盡管這一段來,吳夲都沒吃上一頓像樣的飯,早已饑腸轆轆,但看到這一桌的美味佳肴,再想一想老阿婆,想一想躺在街邊曠野的流浪鄉親,他好像沒有一點的食欲,他拿起筷子感到無比的沉重。

“吳大人,請。”鄭萬元殷勤地向他敬酒:“小縣貧窮,粗茶淡飯,薄酒相待,請不要怪罪下屬的怠慢之情。”

“是啊,是啊!隨便用用,不成敬意。”肖世民也一邊幫腔。

一整頭大約七、八斤的幹蒸老番鴨,一整頭大約六、七斤的老閹雞;

一條七、八斤重的剛從海中捕上來的龍珠。

……

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堆滿了桌,堆得像山……

肖世民、鄭萬元輪流把盞,異常的熱情。吳夲有點手足無措。在鄉間一般家庭節儉慣了,粗茶淡飯、節衣縮食,這樣的場麵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他的耳際被肖世民、鄭萬元那熱情的勸酒聲、夾菜聲、阿諛奉承聲所充斥。

這叮叮當當的酒杯交盛聲中,吳夲真切地感受到上任之初的那種預感已經強烈地衝擊著碰撞著他的良心、責任和正義。雖然,走出家門不足一個月,但這一看時間讓他大開眼界。他的眼簾一次又一次地浮現幾天所經曆的一切:

小盈嶺上倦縮的,奄奄一息的阿元;

在路上,騎樓下流浪的災民,流離失所的叫化子;

風燭殘年、苟且生存的老阿婆;

暴風雨中,黑夜逃命的曾海水……

還有那死一樣沒有了生氣和百姓的一個個村莊……

他冷靜下來思考,要應付麵前的府衙和知縣,憑著一股正義和熱情,憑自己這股正氣是難以勝算的,而憑著自己的一腔熱情要拯救鄉親於水火,確實勢單力薄。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吳夲的內心在感歎著,他的心就這樣在似醉非醉的氣氛中痛苦地煎熬著。

這滿桌佳肴與阿婆家的黑乎乎的地瓜根在重疊著,這山珍海味放在嘴巴裏如同嚼蠟;

這地產的地瓜燒在喉嚨裏,肚子裏不安份地翻騰著。

吳夲端起酒杯顯得格外沉重,幾次舉起,又幾次放下。終於,他的話從喉嚨裏湧了出來,“肖大人,鄭大人,謝謝二位大人如此盛情的款待。講實話,這幾天我走了幾個鄉村,見了幾個鄉親再看看桌上如此豐盛的佳肴,似乎沒有絲毫的食欲。我們都是父母所生,眼前這一切使我回想過去幾天的所見所聞,為人之子,深感責任係於一身,我們應將精力幫助他們,救他們於水火啊!”吳夲還想講下去,看到肖世民和鄭萬元似有感觸,一副錯愕的臉色:“小弟初入官場,尚不懂為官之道,如有得罪,切望海函。”

“這……”肖世民、鄭萬元麵麵相覷地看著這年青的禦史,臉上露出了愧意。

“二位大人,吳夲不才,但有二件事拜托。”

“哪二件事?”肖世民、鄭萬元異口同聲。

“立即釋放因交不起稅收的鄉親;將朝廷下撥的銀兩投入賑災重建工作,刻不容緩。”吳夲口氣十分嚴厲而且堅定。

“……”肖世民、鄭萬元一陣語塞,然後,又輕輕地點了點頭。

這場為吳夲接風洗塵的宴席終於結束了。

“吳大人,老朽準備先回泉州府,您呢?”正要離席的肖世民用征詢的口吻問道。

“噢,謝謝肖大人的關照,我想沿著這條路慢慢走走看,了解一些鄉情,興許過幾天後才能回去。”

“萬元兄,鄭大人,給吳大人安排一乘轎子,好生照顧,吳大人可是新科舉人,這樣長途跋涉是我們工作的過錯,說明我們的工作,尤其是你這個知縣沒做好!”肖世民向鄭萬元發話了。

“肖大人放心,屬下一定按您的吩咐安排的詳盡妥貼,您日理萬機,放心回去處理公務,吳大人我一定會照顧好。”鄭萬元諾諾點頭。

送走肖世民,吳夲確實得到鄭萬元悉心的照顧,除自己不分晝夜的陪行外,身邊形影不離地安排了二個衙役照顧,住在崇文縣最好的客棧;一日三餐盡管他要求弄一些地瓜粥之類最簡易的食品。但不管如何叮囑,縣衙都安排得豐盛無比,每餐大魚大肉。這幾天,他想要找一找縣衙門口的叫化子交談,發現往日滿街的叫化子也不見了蹤影。

這多少讓吳夲感到非常納悶。

“鄭大人,我想明天到附近的村莊走一走,如何?”這天,吳夲告訴鄭知縣。

“好的,我陪吳大人一齊走吧。”鄭萬元很興奮。

“鄭大人很忙,我自己走了!”

“哪能這樣,吳大人親臨敝人管轄的區域巡視,我理應陪同,也好隨時將工作一一稟報。”鄭萬元執意陪同,吳夲也感到盛情難卻,心裏想,也好不如利用同行的機會再教育教育這位知縣。但他很清楚,如果鄭萬元隨行,自己是無法了解到真實情況的。既然如此,那就看一看這位知縣準備導演什麼樣的節目,也好讓自己開開眼界,也可見機行事。

這一天,鄭萬元陪同吳夲巡視,兩乘轎子一前一後,除了鳴鑼開道外,衙役前呼後擁,一路好不威風,吳夲坐在轎上如坐針氈,他一路上掀起轎簾向外觀望,老百姓躲之不及,讓他不停地搖了搖頭,不停地無奈歎息著……

轎終於停下來了。

這地方約莫離縣城20裏地。

轎剛著地,就有衙役把轎簾掀開,一臉獻媚地迎他出轎。

走出轎門,吳夲看著四個轎夫滿身大汗地站立左右,感激地朝他們點了點頭,表示謝意,然後,看了看四周,這裏一個秀麗的山村,與前幾天看到的那村子有如天地之別。

這裏是村子的中央,一顆碩大無比的巨大榕樹像巨大的傘一樣伸展著茂密的枝杆,樹下這個興許要十幾個人手牽手才能全抱的巨榕供奉著一尊土地爺的小廟,巨榕軀幹上紮著無數紅布條。那些紅布條有新的,有半新的,有早已褪色變成黑白色的,一層又一層,在秋風的吹拂著懶懶地飄著,樹下有幾個長者在納涼,在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