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消費習慣——人性本能的暴露(1)(2 / 3)

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這一類型的人多有占便宜的心理,對於欠款抱著僥幸或是能拖就拖的心理。這類人比較自私,缺乏公平的觀念,總是想著自己少付出或是不付出就得到盡可能多的回報。他們在一般情況下不會輕易地去關心和幫助別人,對人雖不算太冷淡,但也算不上熱情。

把付款的任務推給別人

這一類型的人常無法堅持自己的原則和立場,而習慣於服從和聽命於他人,被他人領導。他們的責任心並不強,常會找理由和借口為自己進行開脫,在挫折和困難麵前,會膽怯、退縮。

收到賬單以後就立即付款的人

多是很有魄力的,凡事說到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當機立斷,從來不拖泥帶水。他們的個性獨立,為人真誠坦率,無論哪一方麵,從來不希望自己欠他人的,倒是可以他人欠自己的。

采用電話或信用卡付費的人

對新鮮事物容易接受,並懂得利用它們為自己服務,但由於對某些東西的依賴性太強,常常會使他們喪失一些自我的主動權,而受控於人。除此以外,他們對人是有很強的信任感的。

3.出行購物識人心

我們經常可以發現,當火車即將開動時,有些乘客會買一大堆罐裝啤酒、果汁或盒飯入站。他們對自己的這種行為,當然有充分理由,諸如:“比在車上買便宜”或“如果在途中口渴就可以解渴。”事實上,這些人的購買行為,潛藏著很多內在複雜的心理問題,大致可將之分為三類:

曾有過缺糧恐慌經曆的人

由於以前每天都擔心第二天沒有飯吃,所以為了解除斷糧的恐慌感,寧可多買一些食物放在身邊以防萬一。

離開家出外旅行的人

對這些人而言,“家”是一個可供居住的舒適場所,更是一個長久依賴直至老死的地方。

而在火車站購買大量方便食品的人,原本已過慣了家中自在的生活,一旦離開了家,就等於嬰兒離開了母親的乳房而缺乏安全感,因此就會購買大量的方便食品。有人說:“旅行時我的食欲特別好。”從這些話裏,即可發現這種衝動所帶來的影響。

是隨團體旅遊或全家出外旅行時,購買大量食物

如前所說,當我們出外遊玩時,就等於離開了現實的嚴肅生活,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暫時、公開的鬆懈。如果我們回溯到一個人心理發展的源頭,那麼誠如第二點所說,愈是快樂的旅行,就愈易滿足“口”的欲望(吸吮乳房的欲望)。

有的人因公務出差而不太有食欲,主要是因為旅途中還有一些現實的事尚未處理,所以才會沒有多餘的時間放鬆心情。

4.從所選購的物品推斷對方感情態度

買東西,當然是每個人都有的經曆。大多數時候人們去買東西,都帶有明確的目的性,買的東西多半是現在需要的。但如果是因為百般無聊,為買東西而買時。偶然間的選擇都會反映一個人的感情態度。

去書店買本書看看,正好可以打發無聊的時間

這種人對愛情的要求是較高的,對方若非魅力十足,又有能力提供他所渴慕的浪漫生活的話,你們多半良緣無涉。他們受的教育層次較高,因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有別於常人,不僅要富有情調,而且要高雅精致,恐怕能辦到的人不多。但是,太挑剔常使他們失去很多機會,年華易逝,還是現實一點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