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時用手掩嘴
說明這個人的性格比較內向和保守,經常害羞,不會將自己輕易地或過多地呈現在他人麵前。用手掩嘴這個動作另外一個意思,還表明可能是自己做錯了某一件事情,而進行自我掩飾,張嘴伸舌頭也有這方麵的意思,但也還表示後悔。
張嘴露出牙齒
如果這種動作成為習慣,那麼此人很可能性格大大咧咧,有什麼說什麼,心裏藏不住秘密,容易壞事。做事缺乏耐性,往往虎頭蛇尾。
如果這種動作沒有成為習慣,隻是偶爾出現,那到表示他的情緒突然產生了變化。當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時,嘴會不由自主地微微張開,而且眼睛下麵的肌肉也會放鬆。當一個人感到異常吃驚時,也會不由自主地張開嘴巴,下巴下垂。
在關鍵時刻,將嘴抿成“一”字形的人
性格堅強,吃苦耐勞,有股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頑強韌性。這樣的人做每件事情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一旦自己決定要做,不管其間要付出多少艱辛,多都會非常出色和圓滿地完成:
4.從下巴的動作看人
下巴的動作雖然極為細膩,但卻能左右他人的印象。將下巴抬高或縮起,所代表的意思都不盡相同,下巴抬高時,胸部及腹部都會突出,有驕傲、自大的樣子,他們常常會否定別人,對別人所取得的成績持不屑一顧的態度。反之將下巴縮起,稍似駝背,個性上顯得很懦弱、氣餒,若此時觀察對方,將會發現其眼球向上翻滾,仿佛懷疑心重。此人小心謹慎,能夠很好地完成某一件事,但這種人疑心很重,容易封閉自己,不易相信他人。從上麵的文字敘述中,我們已經看出,人的個性和心理,往往反映在他們的下巴上。
下麵我們將進一步討論有關下巴的功能和語言學上的問題。
伸長下顎
處於極度疲乏的狀態,一般人便會做出“伸長下顎”的動作;除了此種由於肉體上的要求而表現出來的姿態以外,“突出下顎”的動作,一般而言,不論男女,均屬具有攻擊性的行為,可視為一種想表示“撲向前去狠揍一頓”意圖的動作。
迪斯蒙得?摩裏斯曾經說明“突出的部位,表示帶有意圖侵略對方勢力範圍的性格”。下顎的突出亦複相同,乃是用來作為自我主張的工具。因此,突出的程度越大,則其自我主張的程度也就越高。譬如:“頤指氣使”之類的表現,采取此種動作,也是自認對方屬下輩或自己很明顯地站在優勢,且很有把握自我主張必然完全推行時,所表現出來的身體語言。外國人在發怒時,經常將下顎伸向前方,這也可以視為想將其憤怒情感扔向對方的一種攻擊欲求的表現。
另外,下顎突出不明顯的男性,乃是欠缺自我主張之人,此種說法也是源自同一的論點。
像此種由下顎的突出以表現的自我主張,利用不同形狀而表現出來者,即是“絡腮胡”。胡子也是使下顎更加突出,以表現自我主張的象征。在我們身邊想必也有不少蓄留胡須的人,但是一旦跟他深入交往,很意外地可以發現這種人多半屬於懦弱,缺乏個性的人。此種類型的人,即是想將他在語言、態度上不能表現自我主張的部分,用蓄胡須的行為得到補償。
收縮下巴
外國人憤怒時,往往做出將下巴前伸的動作,但東方人恰與之相反,而以縮下巴者居多,此或許是由於國情不同所致,較之西方人的表露攻擊欲,東方人往往深藏不露,以待敵之不備。西方諺語說“縮下巴的人最為陰險”,所以,當東方人憤怒時,便會無所不用其極。由於攻擊欲內藏之故,表現身體言語的下顎動作,也就因而不采取突出的形態。乍看之下,十分恭順似的,其實內心卻潛藏著極為複雜的情緒。由此種地方也可以看出東方人特有複雜而微妙的心情。
撫弄下顎
除了此種下顎本身的動作之外,尚有利用手之類接觸下顎的動作。
“撫弄下顎”的行為,因應各種狀況而有種種不同的意義。從身體學的觀點而言,此屬於自我親密性的表現。亦即,喪失自信、不安、孤獨、話不投機的尷尬等場麵,借接觸自己的肉體,以掩飾心態,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