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是一個信息發射站,人的動作、姿勢、表情等“人體語言”,是一種非文字語言的通訊手段。從人類的習慣動作上,人類的許多秘密,都會從意識的毛孔中流溢出來。
習慣性動作,在生活中具有什麼功能呢?它能透露出心靈的什麼意圖呢?讓我們共同瀏覽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係列具有某種特定意義的小動作可以看到一個人的真實性格。
7習慣性動作——蓋在心靈上的烙印
1.頭部動作折射出的內涵
頭是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觀察一個人的頭能了解到很多的信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頭就是心靈的指揮官。
科學家們對動物頭的形狀做過分析,結果發現,動物的性格與其頭部的寬窄有很大的聯係,頭型寬的動物一般都很好鬥,而頭型窄的動物一般都比較溫順。美國心理學家還提出了這樣一種觀點:頭部越大越飽滿的人,智商就可能越高。
下麵我們就來破譯一些頭部動作的內涵:
將頭部垂下呈低頭的姿態
它的基本信息是“我在你麵前壓低我自己”,但這不限於居下位的人。當同事或居上位者做此動作時,它的信息乃是以消極的方式表達,“我不會隻認定我自己”,然後變成這樣的目標:“我是友善的。”當然,還可能由於動作者深覺厭倦,而采取低垂的姿勢。
頭部猛然上揚然後回複通常的姿態
這動作時機是剛剛遇見但還不十分接近的時候,它表示“我很驚訝會見到你”。在這兒,驚訝是關鍵的要素,頭部上揚代表吃驚的反應。用於距離較遠的時候,頭部上揚是用在彼此非常熟悉的場合。其時機是當某人突然明了某事物的要旨而驚歎“哦!是的,那當然!”的一刹那。
搖頭本質上是否定信號
晃動頭部,常被用來表示驚奇或震驚。其中隱含剛得知的消息是那麼不尋常,以至於必須晃動頭部才能確信這不是做夢。
頸部把頭猛力轉向一側,再使它回複中立的位置,這是單側的搖頭,同樣傳遞“不!”的信息。頭部半轉半傾斜向一側是一項友善的表示,仿佛是同路人在打招呼,傳遞的信息是“你與我之間,這蠻好的!”
搖晃頭部時,說話者正在說謊而且試圖壓抑住要表示否定的搖頭動作,但又不能徹底。
頭部僵直
表示他是如此的有分量且毫不懼怕,所以甚至什麼東西在身側摔破,都不屑一顧,或者是心裏覺得無聊的表現。
頭部向前伸並朝向感興趣的方向
這個動作既表示滿懷愛意,也表示滿懷恨意。前一種情況是:兩個相愛的人,伸長脖子深情專注地凝視對方的眼睛;後一種情況則像兩個冤家伸長脖子,探出頭部以表示他們不畏懼對方,而且瞪視對方如同洞察對方的眼睛;還有一種情況則出現在某人渴望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之時,因此他會探出他的臉,以阻擋你去看其他任何可能吸引你的東西。
頭部從興趣之處縮回
這是回避的動作。基本上就是一項保護性的動作,或把臉部移開以回避對身體有威脅的事物,在特殊情況下,這個動作可借著掩飾臉部而隱藏自己的身份。
突然把頭低下以隱藏臉部
也可用來表示謙卑與害羞。在心懷敵意的情況下,把頭低下則具有全然不同的意義,表示頭部有緊迫的負荷,在這種情況下,其主要差異在於眼睛向前瞪視敵人,而不是隨著臉部而下垂。
抬頭是有意投入的行為
下屬進入上司的辦公室,站在上司麵前,注意到上司的頭正低著在桌上寫東西。如果他對眼前的人物有畏怯之感,那麼他會靜靜地站在那兒,直到上司把頭拾起來看他,這麼簡單的動作,就足以促使下屬開口講話。
頭部後仰
這是勢利小人或非常自信之人鼻子朝天的姿態。一個人會把頭部後仰,其情緒變化包括:從沾沾自喜、桀驁不馴到自認優越而存心違抗。基本上,這種姿態是挑釁的仰視而不是溫順的仰視。
頭部歪斜
這個動作源自幼時舒適的依偎——小孩把他的頭部依靠在父母的身上,當成年人(通常是女性)把頭部斜一側時,此情此景就像倚在想象中的保護者身上一樣,如果這個動作是用於玩弄風情,那麼頭部歪斜便有假裝天真無邪或故意賣俏的意味,即表示在你的手中我隻是一個小孩,我喜歡把頭靠在你的肩上。